-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产动物疾病防治--项目八-水产动物疾病检查与诊断技术樊敏欢1.ppt
②间接凝集试验 常用的载体有绵羊红细胞、聚苯乙烯乳胶颗粒等。抗原多为可溶性蛋白质,如细菌裂解物或浸出液、病毒、寄生虫分泌物、裂解物或浸出液,以及各种蛋白质抗原。应用较多的是间接血凝试验和乳胶凝集试验,即以红细胞或乳胶颗粒为载体,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致敏于红细胞或乳胶颗粒表面,用于检测相应抗体或抗原。 (2)免疫标记抗体技术 主要有免疫荧光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具体同病毒性疾病的血清学检测。 四、药物敏感性试验 在确定病原菌后,临诊上按常规用药又没有明显疗效时,有必要做抗菌药物敏感试验。药物敏感试验简称药敏试验(或耐药试验)。旨在了解病原微生物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或耐受)程度,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药物的微生物学试验。其大致方法是:取含致病菌的液体培养基均匀涂布在固体培养基上,同时将分别沾有一定量各种抗生素的纸片贴在培养基表面,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结果。由于致病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在药物纸片周围便出现不同大小的抑制病菌生长而形成的“空圈”,称为抑菌圈。抑菌圈大小与致病菌对各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成正比关系。近年已有自动化的药敏试验仪器问世,使试验更加迅速、准确。 任务8-3 细菌性疾病的诊断与病毒的检测 二、病毒检测方法 1、根据症状诊断 2、组织学检测 3、电镜检查 4、试剂盒等快速诊断 一、病料的采集与准备 一般采集濒死或者出现临床症状的水生动物的组织病料,最好在鱼样本采集之后24h内进行病毒的提取,如果温度保持0~4℃在48h以内也可以。把临床样本冷冻贮存在-80~-20℃,可以保存更长时间,但要避免样品的反复冻融。要对已发生的疾病进行诊断,建议最少采集100个幼体标本,50个后期幼体,10个稚体或成体标本。如果临床症状明显,可采集更多的数量。 病毒性疾病的诊断 二、病毒的分离鉴定 1.病毒的分离与培养 细胞培养是用于鱼类病毒分离与培养最常用的方法,不同病毒有不同的敏感细胞系,但对于虾蟹类和贝类病毒而言,目前还没有被正式确认的细胞系,因此,虾蟹类和贝类病毒的增殖培养,是用已知的易感宿主进行病毒的体内扩增。常用的鱼类细胞系,主要有鲤上皮瘤细胞(EPC)、大麻哈鱼胚胎细胞(CHSE-214)、胖头肌肉细胞(FHM)、虹鳟性腺细胞(RTG-2)、草鱼性腺细胞(CO)、草鱼肾脏细胞(CIK)、鲇性腺细胞(CCO)、蓝太阳鱼鳃细胞(BF-2)、锦鲤鳍条细胞(KF)、鲈鳍细胞(GF)、鲤脑细胞(CCB)等。 (1)病毒的提取 用研钵、研杆或电搅拌器将样品匀浆成糊状,按1∶10的最终稀释度重悬于培养液中,于2~5℃下在冷冻离心机中2000~4 000g,离心15min,收集上清液,加入抗生素。 (2)细胞的接种 接种用的细胞必须是24h之内培养的单层细胞。接种量和培养基的容量比例约为1∶10,在40~150倍的显微镜下定期观察是否出现CPE(细胞病变效应),如果观察到明显的CPE,可进一步进行病毒的鉴定。 CPE(细胞病变效应) 2.病毒的鉴定 (1)病毒形态学鉴定 可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的形态和大小。 (2)病毒的血清学鉴定 病毒分离后,可用已知的抗病毒血清或单克隆抗体,对病毒株进行血清学鉴定,以确定病毒的种类、血清型及其亚型。 (3)分子生物学鉴定 可采用PCR技术扩增病毒的特定基因,也可采用核酸杂交技术,鉴定分离的病毒。 三、病毒感染单位的测定 测定样本中病毒浓度,即病毒滴度,是病毒学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常用于病毒滴度测定的技术,有空斑试验、终点稀释法、荧光-斑点试验和转化试验等,最常用的是前两者。 1. 空斑试验 空斑试验是一种可靠的病毒滴度测定方法,通过病毒接种细胞上覆盖琼脂限制病毒自由扩散,使病毒只限于感染周围细胞,形成感染病毒的斑点即空斑。通过中性红或结晶紫对感染细胞染色,活细胞可着色,病毒感染死亡细胞则因不能着色而形成透明空斑。根据待测样品的稀释度和空斑数,可计算出单位体积病毒液的空斑形成单位(PFU),得到病毒滴度。 空斑试验是纯化和滴定病毒的重要手段,但有些病毒或毒株不能形成空斑,不适用于空斑测定。 空斑试验 2. 终点稀释法 终点稀释法是用确定病毒对动物的毒力和滴度的重要方法,可测定几乎所有种类的病毒,包括某些不能形成空斑的病毒。通常可选择4~6个稀释度,接种一定数量的细胞、鸡胚或实验动物,每个稀释度做3~6个重复。 采用细胞培养测定病毒时,一般用半数感染量(TCID50)作为病毒感染的滴度;用鸡胚或动物测定时,可测定半数致死量(LD50;对于水生动物病毒,一般采用半数致死量(LD50)和半数感染量(TCID50)作为病毒滴度的测定方法。 四、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