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教案 第一讲 茶叶史话经典案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讲 茶叶史话;一、中国是茶的故乡 中国的西南地区是茶树的原产地,该地区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茶树生长。至今,在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一带,生长着野生大茶树,树龄最高者达到 2700 多年;人工栽培的大茶树也已有 800 多年的树龄。 ;根据植物学家推断,茶树起源至今有六七千万年。茶正式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尔雅》,书中载:“槚,苦茶。”首先提到茶, 成为“槚 ”,大约成书于秦汉时期。茶为神农氏发现和利用,传说神农氏为掌握草药的特性,亲自实践,遍尝百草,一天内竟七十二次中毒,最后偶然尝到了茶叶,才得以解毒。 人工植物茶的第一个人是吴理真,他是西汉时蜀国人,后人称他为甘露祖师。他是中国有记载的第一位种茶名人。 ;二、茶在植物学分类系统中的定位:茶树属于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原始花被亚纲,山茶目,山茶科,山茶属。 三、世界茶叶产销量:目前世界上有 50个国家产茶,世界年产茶叶大约300万吨左右,有160多个国家的30多亿人口饮茶。世界年茶叶消费量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大约是 46。2万吨,其次是中国,年消费量大约是35。05万吨。 四、我国茶园面积、产量、出口量:2001年, 我们的茶园面积在109万公顷左右, 占世界第一位。年产量为 70 万吨左右,居印度之后占世界第二位。年出口25万吨左右,居肯尼亚和斯里兰卡之后占领世界第三位。其中我国的绿茶贸易量占世界绿茶贸易总量的 70%。;五、我国茶区分布如何:中国的茶区分布在北纬 18 °~38 °,东经94 °~122 °的广阔范围内,覆盖浙江、湖南、安徽、四川、福建、 云南、湖北、广东、广西、贵州、江苏、陕西、山东、台湾,西藏、海南等 19个省区的上千县 (市),地跨6个气候带,即中热带、边缘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日温带。茶树最高种植在海拔2600米的高地上。而最低海拔距海平面几十米。我国茶区幅员辽阔,茶类品种繁多,茶树品种丰富,加之地形多变,因此茶地划分为 3个级别, 即一级茶区, 是全国性划分,用以客观指导;二级茶区,系产茶省(区)划分, 用以进行省内生产指导;三级茶区, 系各地县划分,用以??体指导茶叶生产。目前我国一级茶区有 4 个,即华南茶区、西南茶区、江南茶区和江北茶区。;第二节 饮茶的发展史;二、 饮茶发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国饮茶始于西汉有史可据,但在西汉时期,中国只有四川一带饮茶,西汉对茶作过记录的司马相如、王褒、杨雄均是四川人。两汉时期,茶作为四川的特产,通过进贡的渠道,首先传到京都长安,并逐渐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传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饮茶风尚沿水路顺长江而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品,饮茶限于王公朝士,民间可能很少饮茶。 ;三、饮茶风俗成于中唐 中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侠,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穷日竞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封演认为禅宗促进了北方饮茶的形成,唐代开元以后,中国的茶道大行,饮茶之风弥漫朝野,穷日竞夜,遂成风俗,且流于塞外。 ;四、饮茶方法的演变 1. 生煮羹饮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 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吃脱去谷皮的粗粮饭,烤食三种禽鸟和五种家畜睾丸,喝香茶罢了。) ;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2. 煎煮法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 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著已出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3. 冲泡法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

文档评论(0)

youngyu0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