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卷二(第一-六单元).doc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卷二(第一-六单元).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9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测试卷二(第一-六单元)

阶段测试卷二(第一~六单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与水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的激素是由垂体分泌和释放的 B.等重量的圆粒豌豆和皱粒豌豆中,含水量较多的应该是圆粒豌豆 C.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越冬植物体内结合水的比例会升高 D.若植物细胞液的浓度较大,则植物的抗干旱和抗盐碱能力较强 2.(2018江西瑞金一中等红色七校一联)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某同学设置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组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乙组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 B.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NaOH溶液是为了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C.甲、乙两组中澄清的石灰水都变混浊,乙组混浊程度更大 D.乙组B瓶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进行实验时,还要确保瓶内有足够的O2 3.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C.n个氨基酸缩合形成的多肽中,含有的肽键数必为(n-1) D.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等有关 4.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酸彻底水解后释放出的单糖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 B.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脂质有关,而选择透过性与脂质无关 C.将各种多糖分解为基本单位,都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 D.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5.右图是真核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和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 B.分布于上的叶绿素的合成需要Mg元素 C.在甲、乙中,的功能都只是控制物质出入 D.中除了含有相关的酶,还含有少量DNA 6.“膜流”是指细胞的各种膜结构之间的联系和转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质壁分离现象是“膜流”现象的例证 B.蛋白质和RNA进出细胞核发生“膜流”现象 C.胰岛素的分泌过程发生“膜流”现象 D.枯草杆菌和酵母菌都能发生“膜流”现象 7.将某植物花瓣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瓣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右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瓣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 A.实验后,a组细胞液浓度比b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 C.a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之间 8.ATP与酶是细胞内重要的化合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的跨膜运输都需要ATP供能 B.人体在剧烈运动过程中细胞内会积累大量的ADP C.细胞内新陈代谢所需的能量不一定均来自于ATP D.在酶的催化作用下,ATP的合成不需要能量 9.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细胞代谢是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而细胞内各种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完成的。下列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肝细胞中的过氧化氢酶可用双缩脲试剂来鉴定,呈现紫色 B.酶之所以能在常温、常压下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是因为它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由于酶具有专一性,所以蛋白酶可以水解所有的肽键 D.细胞代谢之所以易受环境影响,主要是因为温度影响与其相关酶的活性 10.为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某兴趣小组将西红柿植株置于密闭装置中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温度/ 实验光照强度占自然 开始时的CO2浓度/% 12 h后的CO2浓度/% 1 25 0 0.35 0.368 2 25 20 0.35 0.306 3 25 40 0.35 0.289 4 25 60 0.35 0.282 5 25 80 0.35 0.280 6 25 100 0.35 0.279 根据上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的自变量是CO2浓度的变化,因变量是光照强度的变化 B.通过表中实验结果可知该植株在实验条件下的呼吸速率和净光合速率 C.若将第6组植株突然移至第4组条件下,短时间内细胞中的C5将增加 D.通过上述实验,可以确定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 11.分裂后期促进因子APC的发现是细胞周期研究领域中又一重大进展。已知到分裂中期,位于动粒(纺锤丝附着位点)上的Mad2消失,解除对Cdc20的抑制作用,促使APC活化,参照右图所示的细胞周期,APC起作用是在(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