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 第22讲.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七 第22讲

专题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必修第二册第22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内容索引落实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考点研析考情考向 课时作业落实主干知识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向美观、适体、方便、_______转变。2.表现(1)近代①男子:长袍马褂、西装、 装。②女性:改良后的旗袍。(2)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①特征:穿衣打扮与政治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②表现:中山装和以列宁装、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平民化中山(3)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①特征:服饰的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②表现:“干部服”和军装盛行。(4)改革开放后①表现:由穿得暖向穿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过渡。②影响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港台、欧美等文化的影响。特别提示 中山装和旗袍属于中西结合的产物。现代中国西装成为时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二、饮食与居室建筑的演进1.饮食文化(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的局面。2.居室建筑(1)传统居室: 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出现了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四合院三、习俗风尚的变革1.影响因素: 、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2.主要表现(1)婚俗①清末民初,受新思潮熏陶的青年男女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②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2)丧礼: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由土葬向火葬改革。辛亥革命(3)其他①公历在官方活动中得以实施。②点头鞠躬取代了跪拜作揖。③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④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走出家庭,步入社会。特别提示 社会生活变迁与政治、经济发展的关系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四、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和大众传媒的更新1.交通工具的更新(1)概况①人力车: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②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初出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③公共交通:1906年, 建成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1924年 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④轮船:1865年4月,中国建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创办于1872年的上海 是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天津上海轮船招商局⑤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铁路建设得以较快发展。⑥飞机: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民航事业起步,在30年代中期已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2)新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①发展速度快。②多种层次的交通工具并行应用。2.邮电通信设施的逐渐完善(1)邮政通信①落后的邮政通信方式:驿站、民信局。②发展: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949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2)电信事业①电报:1877年,福建巡抚 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1906年,创设无线电报。②电话: 年,电话传入中国。20世纪8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和通信网络发展迅速。截至2003年第三季度末,中国电话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丁日昌1882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1)大众报业①原因: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②兴起与发展:1873年,在汉口出版的《 》,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③通俗性报刊特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昭文新报(2)广播影视①广播: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无线电广播日益成为民众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②电影: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历程。1896年,上海放映了“ ”,这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③电视: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1978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 ;中国已经建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多层次、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西洋影戏中央电视台(3)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①出现: 年,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②影响:政府职能部门的网络化为民众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1993归纳总结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阶段特征(1)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期,中西合璧、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