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动漫使用情况与道德认同的关系研究-浙江传媒学院学报.PDF

当代大学生动漫使用情况与道德认同的关系研究-浙江传媒学院学报.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大学生动漫使用情况与道德认同的关系研究-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第21卷  第6期 浙 江 传 媒 学 院 学 报 Vol.21  No.6 2014 年12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December  2014 当代大学生动漫使用情况与道德 认同的关系研究 董秀成  魏  虹 摘  要: 文章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使用自编的 《动漫使用情况问卷》 以及经过修订的 Aquino和Reed编制的 《道德认同问卷》 来探讨动漫使用情况对大学生道德认同的影响, 结果显示: (1) 动漫喜好者的道德认同在性别、 年级和专业上无明显差异; (2) 对动漫不同消费水平者的研究结果显示: 低消费者的道德认同和高消费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且低消费者的道德认同高于高消费者; (3) 动漫使用 情况与道德认同相关分析显示: 动漫使用越多, 道德认同越低。 关键词: 青少年; 动漫使用; 道德认同 作者简介:董秀成, 男, 副教授, 教育学硕士。 (浙江传媒学院  后勤管理处, 浙江 杭州, 310018) 魏虹, 女, 助教, 教育学硕士。 (浙江传媒学院  学生处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18) - - -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6552 (2014) 06 0127 06 所谓道德认同, 其奠基者Blasi认为是个人的道德系统和自我系统的同化或融合, 使得道德观念和 [1] 个人认同达到一定程度的统合。 通常认为, 道德认同是道德观念和个人认同之间的统合程度。 相对 于成人, 儿童和青少年的道德认同形成和发展过程是缺乏道德认同的自我图式及其习惯可及性的, 因 [2] 而在面临相应的道德情境时难以进行相关的信息处理。 因此, 对青少年道德认同的研究是一个值得 探讨的问题。 从国内早期自创的动画片到后来从美国、 日本等动漫强国引进动漫产品, 由起初专门以儿童为对 象, 到现在对青少年乃至成人也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可以清晰地看出动漫除了起到娱乐作用外, 也可 以帮助人们应对不自觉的压力, 应付恐惧、 愤怒、 忧虑, 并且表达出人们常常难以形容或说明的深层 渴望。 在接触动漫的过程中, 青少年往往通过自己的了解, 将动漫中的社会关系当作实际社会生活, [3] 他们会认同动漫人物, 模仿他们的行为。 我国对动漫的研究也由最初的动漫产业发展、 动漫消费行 为等, 逐步转向动漫对青少年认同影响、 社会化影响等方面, 由相关的综述向实证研究转变。 郭虹等在 《中国青少年与动画传播的实证研究》 中对北京、 上海两地青少年的动漫选择与偏好进 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 观赏动漫已经成为各个年龄层广泛涉及的行为, 多数青少年认为: 观赏动 [4] 漫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姚悦月在 《日本少年动漫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的研究中认为动漫中所提 倡的 “友情、 努力、 胜利” 的精神可以脱离动画的形式, 作为现实中的美好事物让青少年不断追求, [5] 从而使得这些影响在他们的成长中长久持续下去。 董小苹和王丛彦在 《青少年动漫爱好现状调查》 的研究中表明, 过度迷恋动漫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 但多数学生能处理好兴趣与学业两者间 的关系, 同时, 动漫兴趣不会导致初中学生无节制的动漫消费, 多数学生可以合理控制动漫花费。[6] 基金项目:2013年教育部哲社规划青年基金项目 《动漫文化对青少年社会适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