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南省六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
2018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 文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
题卡对应区域。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易》中的《遁》卦直接描述了当时的贤者退隐的情况,“隐”这一概念第一
次出现在古书中。
既然无法战胜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那最好的选择就是退避现实以求明哲
保身。可见,中国隐逸文化兴起的根本原因正在于人自保的本能。
C.《诗经》的《小雅·鹤鸣》,《卫风·考槃》和《陈风·衡门》说明“隐”已经成为公
开的并深入人心,转化为人人口耳相传的事迹。
D.魏晋南北朝时的社会现实让求隐不能的魏晋士人只好转而寻求精神上的逃
避,追求精神自由,从而产生了名为“逸”的分支。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总体上是以时间为序,论述了中国隐逸文化的起源及其在魏晋南北朝时
代的复杂表现。
B.文章第一段引述《周易》《诗经》等经典,论述了中国隐逸文化的起源,增强了
论证的力量。
C.在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隐逸文化时,作者着意强调了当对社会背景对士人2018年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D(A项“‘隐’的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古书中”错解文意,《周易》中只是有“隐”的现象的记载;B项“最好的选择”说法错,注意文中“只好”、“消极的妥协”的表述;C项《小雅·鹤鸣》与后二者代表意义不同。)
2.B(引《诗经》是为了说明隐逸文化在当时的意义)
3.A(“五石散”是东汉张仲景研制出来的,用于治病。魏国的何晏首先服用,开魏晋名士服用五石散先河。,“使他们……赞誉”说法不合文意。)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4.C(A项“对比”之说有误,第二段中两处“像是……”都是比喻。B项“读书没有选择”“ 希望成为作家是学生时代每一个人的目标”分析有误。D项“呼吁人们回归经典”属无中生有。)
5.(5分)第一问:①“书呆子”指脱离现实生活、习性乖戾、蛰居苦读的人。②“真正的读者”指充满好奇心、思想活跃、心胸开阔、善于交际、热爱生活的读书人。(3分,答对一点1分,答对两点3分)
第二问:作者通过对比,意在告诉读者什么才是正确的读书态度。(2分)
6.(6分)①拉近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更容易代入自己的阅读经历,从而产生共鸣。②使文章内容更真实生动,如作者对少年时期阅读经典作品时的心理描写,让读者觉得细腻真实。③更好地表达情感,如“我们静静的一生中起着不小作用的人物”,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当代著作的喜爱和感激之情。(每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7.C(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画颜料制作技艺”是说《千里江山图》卷,不是各种釉彩大瓶。)
8.(5分)A、B(C项曲解文意。《国家宝藏》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题干表述为单方面。D项“它们的历史、艺术、科学和观赏等价值最高”说法不合文意,原文说“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结合体,更能传递出有益于当下的文化内涵”。E项“都主要以故宫博物院的文物”说法错,材料三中主要以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来说明,尽管提到故宫博物院,重点不是说彰显文化自信。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3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
9.(4分)
①采用更为直观的方式,让观众感受文物背后的故事。
②敢于创新,采用让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讲述方式;
③引入与文物有关的人物,向观众表现他们对文物的情感与思考;
④讲述“大国重器”的前世今生,让文物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联;
⑤要抓住文物真正让人动容的核心及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每点1分,答出4点即得满分,言之成理的其他答案酌情赋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10.D(原文标点:乾象誓死报,复缒而出。自是,贼中举动无不知。乃遣部将诈降,诱崇明至城下。乾象因自内纵火,崇明父子遁走泸州,乾象遂以众来归。)
11.A(古代男子和女子一般都有名有字。男子20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及笄时取字。)
12.C(“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为无中生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件(48张) (共48张PPT).ppt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5 望远镜和显微镜 (共24张PPT).ppt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3.3 光的直线传播 课件(28张) (共28张PPT).ppt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2.5 水循环 课件(23张) (共23张PPT).ppt
-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2.1物质的三态 温度的测量 (共15张PPT).ppt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2速度课件18张 (共18张PPT).ppt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复习课件 (共24张PPT).ppt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运动的相对性 (共39张PPT).ppt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4.4 照相机与眼睛 视力矫正 课件(23张) (共23张PPT).ppt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课件(25张) (共25张PPT).ppt
-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六单元 第二章 第5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课件 (共23张PPT).ppt
- 济南版七下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 (共17张PPT).ppt
-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课件:5.1.1生命的起源(共26张PPT).ppt
-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 (共24张PPT).ppt
- 河南省2018年中考生物备考复习精品课件 (共145张PPT).pptx
- 济南版生物七下3.2.2人体内能量的利用课件(26张ppt).pptx
- 2018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课件:第二篇研透体现学科特点的六种热考题型 (共182张PPT).ppt
- 济南版生物七下3.5.5神经系统的卫生保健课件 (共19张PPT).ppt
-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 1.4平行线的性质(共16张PPT).pptx
- 济南版生物七下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课件(25张ppt).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