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3资料.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3资料

《 相 信 未 来 》 《 相 信 未 来 》 *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 2013年3月20日 * * 汽检121班 3月心理主题班会 * 班会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心智健全的人。人一生的幸福并不取决于地位,财富,学历等外在条件,而在于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大到人生价值取向的原则问题,小到日常琐事的判断决定,心态不同,选择自然不同;而不同的选择当然带来不同的后果。快乐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却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它需要人们去学会快乐,培养快乐的能力。通过学习产生快乐的心理学原理,了解快乐的来源,让学生了解快乐的境界有高低,引导学生追求高层次的快乐,逐渐摆脱低级趣味;了解学习的艰苦及人生其他一些痛苦的经历是获得真正的快乐的必经之路,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并培养积极进取的乐观心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细节之美,学会调节情绪,调整心态,创造出快乐的人生。 * 思考题: “孔子三乐”反映了人的什心理需要? 快乐的科学 ____尼采 * 返回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Friedrich?Wilhelm?Nietzsche 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 著名德国哲学家和思想家。尼采首先 一个语言学家,然后作为一个哲学家 者称之为自由思想者,他的许多著作 都包含了现代心理学的内容。他是一 充满着反叛精神的诗人哲学家,他强力 批判了西方传统的基督教文化,否定基督教传统的道德体系,主张重估一切价值,更提出了超人理论和永恒轮回的命题,渴望建立起一个全新的强力的思想文化体系。从本质上来说,尼采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但是他不同于他年轻时代的精神导师——叔本华之处就在于,他渴望着在这个虚无的世界上寻找到一种意义,或者说创造出一种生存的意义,以此来肯定人的存在价值。他的思想为后来的存在主义奠定了基础,被誉为存在主义的先驱之一。但是由于尼采的某些思想过于极端,过于的强力,因此后来被纳粹所利用而染上“纳粹哲学家”的污名。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写,任何伟大都会被误解。 * 二.分享快乐 (1)孔子三乐 今天我们不从哲学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快乐这 个话题。尼采是西方的哲学家,他分析了快乐,那么 我们东方的大哲学家大教育家----我们的老祖宗孔 子有没有教我们如何快乐呢? *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2)孟子之乐 另一位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孟子也有三乐。他说“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 (3)同学之乐 圣人有快乐,那么我们这些平凡的普通人又如何呢?下 面同学们来谈谈你们的快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 们来一起分享同学们的快乐。请大家回忆你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B * 日前,在一个学术研讨会上,华中师范大学心理系主任刘华山教授讲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故事:一个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因一点小事与姥姥口角,拿起器具就往老人头上敲。当老人因伤致死后,该生若无其事地继续复习,又连着三天参加期末考试并发挥正常。一星期后,外出的父母返家才发现此事。当他被抓起来后,对犯罪情节毫不隐瞒,公安人员问什么答什么。最后,他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人生。   刘华山教授说,尽管许多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测量室,但这个不久前发生的例子,仍在告诫我们,心理健康是需要更深入研究与认识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