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结晶体本身的界面晶体学各向异性的差异程度,决定了初始的晶体学取向;通过控制凝固参数,生长出较好的组织形态,就能获得比较理想的定向凝固织构。但是定向凝固生成的织构是一种很强的面织构,不仅某一晶向沿特定宏观方向排列,还有某一晶面也会平行某一特定的宏观方向,所以在研究枝晶沿定向凝固方向生长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相关晶面的生长。 6.3.5 相变中的织构演变 * 从液态的纯铁到室温的固态α-Fe,铁发生了一系列的相变。其中包括三次一级相变(L→δ,δ→γ,γ→α),一次二级相变(磁性转变)。相变中的原子位移必然导致微观晶体取向相对于宏观坐标的变化,从而改变织构指数。 在材料相变的前提下,材料有两种织构,一是由固液转变过程形成的织构,我们称之为初始织构,而是材料在初始织构的基础上,通过材料的相变所变异的织构称之为相变织构。显然,探讨定向凝固条件下的熔体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织构,必定应该把注意集中于L液 →δ的液固相转变。 * 然而,即便是高温织构测量设备也无法测量到存在于1394℃以上的δ相晶粒取向,同时δ相不能保存到室温(对于纯度较高的铁尤甚)。因此,对于纯铁定向凝固织构,只能通过对α-Fe相变织构的探测,推演到δ–Fe初始织构。 在金属材料的许多固态相变中,尽管晶体结构及晶胞大小相变前后发生变化(比如,BCC结构的δ–Fe点阵常数为0.2932nm;FCC结构的γ-Fe的点阵常数为0.3564nm;BCC结构的α-Fe点阵常数为0.2860nm),但相变前后的两相往往存在固有取向关系,如Bain关系,K-S关系或西山关系等。 * 迄今为止,尚无报道定向凝固中的相变织构,本研究证实围绕着这一课题展开。极具巧合的是,包含相变的定向凝固过程为研究相变织构在温度梯度下的变体选择提供较好的先决条件,原因是经过近平衡态的定向凝固织构已经排除了形变织构和再结晶织构(即应力和回复力)的干扰,使得相变织构的分析简单化。 * 5.4定向凝固法应用实例 1. 定向凝固制备Al2O3-Al2TiO5 实验采用激光加热浮区法制备直径4mm的试验棒,拉晶速率为5-10mm/min,原材料为高纯度Al2O3 (99.999wt.%)和Al2TiO5 (99.95wt.%,主要杂质为SiO2),制备三种不同材料分别为:富Al2O3区(20wt.% Al2TiO5,11mol%TiO2),中间区(50wt.% Al2TiO5,26.4mol%TiO2)和共晶区(43.9mol%TiO2)如图5.17所示,试样分别标记为AT11,AT66,AT44,用FEG-SEM观察抛光后定向凝固试验棒微结构,用X射线光谱分析得到化学图示和曲线,用TEM观察试样纳米结构。 * 图5.17富- Al2O3边相图和AT11,AT66,AT44试样定向凝固路径 * (a) (b) (c) (d) 图5.18 (a) AT11试样纵向部分的SEM照片,枝状晶偏离试验棒轴向生长方向, (b) 和(c)为试样AT11和AT26的横截面,(d)试样AT26内部枝状晶的WDX曲线 * 图5.19 (a)Al2O3枝状晶边缘(左),Al6Ti2O13相(左),富Ti间隙相的TEM照片,(b)STEM-EDX曲线 * 2.通过连续缓冷方法定向凝固多晶硅锭 多晶硅是硅产品产业链中的重要中间产品,这几年来,受到硅太阳能电池飞速发展的影响,带动着多晶硅的需求量得以迅速的增长, 未来的多晶硅生产与技术的发展同样也对太阳能电池产业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2/3的太阳能电池采用多晶硅,因为pc-Si的成本较单晶Si低,然而pc-Si电池的能量转化率较sc-Si低,因此有必要通过提高多晶Si质量来获得较高的转化率。 * 图5.20 移动加热炉结构简图 * 图5.21 顶部加热器、上部加热器及坩埚底部的典型温度曲线 * 在SRS方法中,当加热器上移时,晶粒继续生长,加热器下移时,已增长的晶粒部分二次熔化。由于二次熔化区域的碳浓度10倍或更低于密度边界层,接近于晶体/熔化区界面处碳浓度降低。加热器下移后,加热器在此位置保持一定时间以将热传导最小化。重复此过程,实现连续缓冷。Vlocal=30mm/h,Veff=14mm/h。 图5.22加热器位置控制原理图 (a)THM方法,(b)SRS方法 图5.23 SRS铸锭横截面 * 3.Cu-Cr合金 将纯度为99.195%Cu的电解铜和Cu-50% Cr中间合金按Cu-1.0% Cr在真空感应熔炼炉熔配成铸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