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民必修练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人民必修练习

必修二练习二 1.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来源于 A.兴办农业合作社有利于农民发家致富 B.人民公社体制适应了生产力发展要求 C.“大跃进”激发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老舍的《茶馆》中有一位秦二爷,是一位实业家。他的理想是要建“顶大顶大的工厂,那才救得了穷人,那才能抵制外资,那才能救国!”1916年前后,他举办的企业最为红火。“最为红火”的主要原因是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D.“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下列对于我党历史上几次会议的中心任务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 B.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路线 C.中共“八大”:确定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方针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的战略 4.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考生可能选择的素材有①“革命委员会”的广泛建立 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④“一五”计划的实行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④ 5.改革开放是新时期党和政府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举措。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在改革中实践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道路。这条道路是 A.大力发展高效农业 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C.大力推行联产承包 D.限制农民进城打工 钱理群《天地玄黄》记载某民国杂志刊登了一则“小品”:“法币满地,深可没胫,行人往来践踏,绝无俯身拾之者,谓之‘路不拾遗’,谁曰不宜!”小品所反映的“路不拾遗”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A.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7.“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以上言论是对1992年的评价,主要依据的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非公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8.“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这一评价针对的是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甲午战争后“中国新式产业发展进入民营化为主阶段”,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洋务运动的诱导 B.群众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10.1912年10月,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正式通过了《服制法》,规定礼服礼帽“料用本国纺织品”。该规定实质上反映了 A.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水平的落后 B.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商品倾销 C.政府极力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D.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阐释”、“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三民主义指的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B.“一五计划”的完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C.为了克服国内危机,戈尔巴乔夫先后进行了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 D.在2008年总统选举活动中,奥巴马当选为美国新一届总统 12.徐风笑为安徽省濉溪县人,生于1899年。从北伐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其足迹遍及安徽、上海、湖北、北京等地。根据他近90年的人生经历判断,下列活动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在安庆教堂参加一次新式婚礼 B.在上海租界坐有轨电车上下班 C.在武汉手持粮票排队购买粮食 D.在北京医院给老友发电子邮件 13.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这主要反映了 A.中国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4.1906年除夕,两广总督岑春煊发布谕告,自次年正月起,废除“婢膝奴颜,有伤气节”的下跪请安,大小官员相见,概用长揖;同时废除禀帖中“卑职”等用语。此后湖北、

文档评论(0)

phltaota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