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就业和失业的相关研究
促进就业的措施 1,扶植服务业发展 服务业在产出和就业的功能 在发达国家,服务业已经成为产出和就业的主要来源,在GDP 和就业总量中的占比分别高达70%和60%。 在发展中国家,适度规模的服务行业,特别是运输、电信、物流和金融服务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前提。 服务业,在吸纳剩余劳动力,提高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和地区差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扶植服务业 这需要全面的改革推动经济向服务导向的增长方式转变,包括完善制度体系、进一步开放金融业、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等。 * * 2,改善创业环境、促进就业 加强创业技能培训 创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创业的动机,还会影响新创办企业在各个阶段的维持和发展。因此对创业技能的培训尤其重要,特别是对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和缺乏新知识、新技术的农村青年及进城务工人员。 完善创业教育 在大力倡导加强技能培训的同时,注重对技能培训的需求分析,针对不同的需求开展针对式的技能知识培训。 加强对培训机构的遴选和监督,完善培训的效果评估体系,从单纯面向创业者的教育培训逐渐发展为全面系统的创业教育和培训。 -加强对创业的金融支持 不断提高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扩大贷款对象的范围,加快小额担保贷款放贷进度,切实加强贷款管理服务和风险防范。 * * 3,大学的教育体系中逐步引入市场的力量 人才培养以需求为导向 由于教育体制和市场需求的脱钩,目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并不是基于职业路径的需要进行建构与培养的,难以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 这就需要在大学的教育体系中逐步引入市场的力量,以需求为导向,以人才的终极培养为目的。 正确引导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 另外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以及家庭对大学生的期望与社会可以提供的就业岗位之间存在矛盾,这种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既有思想观念的原因,也有对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考虑。 * *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因此在十二五 期间必须改变这种应急和零散的局面,建立系统的农民工职业培训体系,其中一个有效的途径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从政府层面,加强职业教育立法,加大政府职业教育投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从企业层面,为从业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和训练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专业设置上,从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出发,突出职业特点; 在教学内容中,重视对能力的培养,增加与生产实践和技术攻关相结合的内容。 * * 杨雪 2012021604 2011年用工荒,节后缺口将达10%到20% 全球人力资源咨询公司怡安翰威特2月14日发布报告预测,2011年春节后中国整体用工缺口将在10%到20%。 怡安翰威特公司在珠三角地区进行的《2010-2011年度珠三角工人调研》发现,2011年初,珠三角地区有86.7%的公司订单量增加,由此带来的是82.5%的公司需要扩增现有工人数量,扩增比例集中在20%以内。 2011年长三角企业也需扩增工人数量,扩增比例集中在5.0%到20%。 全国用工缺口总计不过二十几万人,而未就业的、仅大学生就有几百万之多。???? 我们更加注意到,全国所有的媒体在报道“用工荒”的时候,无不打上引号——可以说“用工荒”在我们这个国度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一个伪命题,倒是就业难还将持续存在。 为什么“用工荒”与“就业难”在中国能如此矛盾地存在?仍旧期待答案…… * * 出现“用工荒”不能说明中国的就业问题已经解决 2011年,新成长劳动力——主要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又有所增加,农村的80后出生等人数也在增加。整个就业环境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就业形势依然比较严峻,就业工作任务非常艰巨。 民营经济硬伤:解决就业,却总被遗忘 不能把眼光仅仅放在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企业,更要帮助吸纳就业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 对于大学生创业要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中国就业问题的解决是扩大内需最主要的办法。 * * 农民工:高不成低不就? 父辈农民工对“技术”的渴望程度偏低,“没文化、脑子慢、懒得学”是常见的理由,只希望找点事做,多赚点钱,改善一下生活。 而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程度、职业期望、以及物质、精神享受需求高于父辈,工作耐受力、对社会欠公平现象承受力低于父辈。 珠三角不缺工,缺的是远见 不少企业只顾上班时间让员工拼命付出,而对员工下班后的技术培训却很少问津。 有远见的企业,应该看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势,在技术人才储备上加大投入,提高自我“造血”能力。 * * 企业产业升级对劳动者素质要求提高,国内就业市场内部结构性失衡问题也愈发显现出来…… 结构升级,最重要的还是人才 国内就业市场内部结构性失衡问题愈发显现。国家提出产业结构升级,现在来看,最该升级的是人才升级、培训升级、就业升级。 城乡一体化,还要再等多少年 “找工慌”和“用工荒”,暴露了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薄弱环节。 当前最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