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九下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课件

* 这个模式形成的背景和作用? 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的情况下形成的(背景); 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这一模式有具有严重的弊端,从长远上看,它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作用)。 1、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 3、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地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4、发展粗放,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斯大林模式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启示: 1、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等各行业要协调发展;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市场作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3、注重农业生产,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4、提高经济效益,节约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5、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反对个人崇拜,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政治)。 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怎样的特点? 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总的特点是道路曲折。先后出现过两次重大转折。第一次发生在列宁时期,即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第二次发生在斯大林时期,即放弃新经济政策,实行工业化、农业集体化。两次转折的结果和影响是不同的。 列宁的社会主义探索 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探索 二月革命 十月革命 三年内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巩固了政权) (恢复了国民经济) 苏联建立 (政权扩展) “两个五年计划” 农业集体化 通过新宪法 斯大林模式形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沙俄:1546-1917年3月 苏俄:1917年11月-1922 苏联:1922年12月30日——1991年12月25日 俄罗斯:1991年12月25日-至今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面临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联合反扑 地主、资本家、沙皇军官 也掀起叛乱 帝国主义发动对苏俄的武装干涉 一方面,加强红军建设 实行高度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三年内战 1918-1920年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农业 工业 商业 内容 政策 取消自由贸易 中小型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余粮收集制 (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高度集中管理,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使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 但是,也引起了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民的不满,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生产下降,社会不稳定,不利于苏俄的长远发展。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危害 农民不堪忍受越来越严重的无偿征购,有意减产,以抗拒粮食征集。导致俄国1920年的粮食产量只有1913年的一半,1921年的播种面积比1920年减少了690万公顷。农民中反苏维埃的情绪日益严重。 农产品和原料短缺,导致多数工厂停产,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有战前的13%,煤和钢铁产量只有1917年的28%和4%。工人大量失业,开始罢工游行。 1921年的俄国,工厂处于怠工状态,交通运输几乎停顿,流亡海外的沙皇势力随时伺机反扑。而更为让布尔什维克不安的是,经济危机正演变成大规模的农民暴动和工人骚乱,甚至有军人听说,自己的家人因为强拿粮食,而被迫忍饥挨饿时,也高喊着“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 苏俄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是什么? 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 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了的经济; 2.旧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情况。 苏俄宣传画-捍卫十月革命成果 1.新经济政策: 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921年 主要内容: 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 用: 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时 间: 特 点: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工业 中小型工业一律收归国有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内容 政策 (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高度集中管理,企业缺乏生产积极性) 固定粮食税 恢复外资和私营企业 实行自由贸易 纳税后的余粮归农民支配,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取得较好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