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徐

(宋)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其一) (宋)苏轼 黑云 翻墨 未遮山, 白雨 跳珠 乱入船。   卷地 风来 忽吹散,   望湖 楼下 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 翻墨 未遮山, 白雨 跳珠 乱入船。 卷地 风来 忽吹散, 望湖 楼下 水如天。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 、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读音:mǐ fú )、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诗文有《东坡七集》等,词有《东坡乐府》。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遮:遮盖,掩盖。 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诗描写了夏日西湖上一场来去匆匆的暴雨。第一句写黑云翻滚,第二句写大雨倾盆,后两句写雨过天晴。大自然变化多么迅速,诗人用笔又多么神奇啊! 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 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 课后作业: * 醉书: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六月二十七日:宋熙宗五年(公元1072年)当令。 望湖楼:又名“看经楼”。五代时越王所建。在今杭州西湖边昭庆寺前。 (时间) (地点) (事件) 苏轼 你怎么理解“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的? 远处天上涌来一片黑云,它们翻滚着像泼洒的墨汁尚未挡住山,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跳上船。 能说说你对这两行诗的理解吗? 比喻、对偶 你发现这两行诗里运用了什么写法? 通过这两行诗,你发现这夏天的雨有什么特点吗? 来得急 这两行诗你觉得哪些词或短语不理解? 卷地风来 水如天 (风从地面卷起。) (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连成一片。) 忽然一阵风卷地而来,把乌云吹散了。雨过天晴,碧波如镜,水面像明净的蓝天,又是一派明媚的风光。 你又怎么理解这两行诗? 你从这两行诗又发现了这雨有什么特点? 去得快 大 *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