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关系史(上、下)最全笔记
国际关系史K.J.Holsti 指出的决定体系性质的五个元素:1、体系的范围(boundaries)2、体系的结构 (structure)——内部实力分配3、政治单元的性质 (characteristics)4、成员的互动方式 (forms of interaction)5、明示及暗示的规范 (explicit or implicit rules of customs)威斯特法利亚体系之下, 形成了五强格局。体系vs格局:体系是一个关系概念、格局是一个权力概念。沃尔茨定义的结构三特征:1、排列原则;2、单元能力;3、能力分配——能力分配就是格局。五强格局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大约100年,五强是:英国、法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奥斯曼土耳其帝国:1453——1922,首都伊斯坦布尔,是15至19世纪唯一能挑战崛起的欧洲国家的伊斯兰势力,但最终抵挡不了近代化欧洲的冲击,于19世纪初区趋于没落,并于一战中败于协约国之手,帝国因此而分裂,之后凯末尔领导起义,击退欧洲势力建立土耳其共和国,帝国灭亡。欧洲十字军东征:1096——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皇的准许下,西欧的封建领主对地中海东岸的国家发动的持续200多年的宗教战争,天主教圣城耶路撒冷落入伊斯兰手中,十字军东征大多针对伊斯兰国家。一般被认为是教皇的暴行,但东征使得西欧直接接触到了当时更为先进的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这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反对教会颁发赎罪券;“九十五条抗辩书”(”九十五论纲“),“信仰即可得救”、1517年影响迅速波及全德及欧洲约翰·加尔文:法国神学家,“先定论”。一:学习历史的目的认识一个人不能只看头衔,要看其身上的特质。只看头衔的话,初出茅庐的诸葛亮、小小埃及远征军的长官拿破仑等,都无出头之日。学习历史不是为了什么?1、学习历史首先不是为了鉴古至今。“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学习历史为了指导今天的实践、并预测未来。——不是这样的,因为人性基本是稳定的,一定性格的人放到一定的环境里,相同的错误还是会犯:岳飞、袁崇焕、彭德怀犯得是同一个人物。至于预测未来更是无稽之谈。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王帆的复杂系统理论,认为现实生活是一个复杂系统,而非简单系统,A可能导致BCD,原因和结果呈现非线性对称,所以未来不可能预测。肯尼迪预测21世纪时会有15-20个核国家,多个国际组织预测中国的贫富差距一旦超过某个红线,中国就会崩溃——但是这些都没发生。现实并不是“因为—所以”那么简单。2、学习历史不是为了洞察人性。很多历史学家说“学习历史是打开人性复杂性的一把钥匙”。我不认同:人性的内容其实很简单,就是善、恶、善且恶,人性复杂在人性中不同面出现的随机性,不知道什么情况下会刺激出人性的哪个方面。学习历史不能认识人性的复杂。3、学习历史不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说话的时候一定“虚无一字不用典”,没必要。为什么要学历史?1、情感需要。这是人安全感、归属感的根本来源,历史可以给予人这种归属感。企业招人也要了解你的历史、背景;谈恋爱也想知道对方的恋爱史。2、串联知识。恐怕没有任何一门学科可以如此海纳百川地把知识串联起来,哪个学科都必须有这个学科的历史:哲学史、思想史等。3、历史让人变得自信。历史不能洞察人性,但是可以帮我们洞察人生,看过那么多人的喜怒哀乐、国家的繁荣兴衰,生命的厚度广度就增加了,阅历就增加了。二:中西史观差异国际关系史不是什么?1、国际关系史不是国别史。有涉及,但是终究要落到“关系”上。2、不是人物传记。3、不是战争史。战争可以是一条脉络。国际关系史是什么?1、横向上,国际关系史是国家间互动的历史,所以不是国别史。2、纵向上,是国际、国家、个人三个层次互动的过程,所以不是人物传记。3、是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外交等元素的复合体,所以不是战争史。中西史观的差异。史学成熟的程度不同。中国有一整套记录、保存、流传历史的制度,世袭的史官职位。但西方则基本上找不到系统的编年史。人文国家vs宗教国家:一个把虔诚献给历史,一个把虔诚献给宗教。至少晋朝以前,史官记录的历史一定是千真万确的。(太史伯兄弟四个宁死也要记录“崔杼弑其君”)中西具体国情也有差别。大一统vs小国寡民。我们很难理解小国寡民下人们的想法。《孙子兵法》在欧洲被译为《the art of war》(战争艺术),因为之前马基雅维利写过一本书叫《战争艺术》,他最著名的书是《君主论》,相当于中国的《韩非子》,纯粹的现实主义逻辑,君主应猛如狮、狡如狐,被人害怕比被人爱戴更安全。《战争艺术》在当时的意大利引起轩然大波,读完大失所望,基本记录两个事:一是国家要有常备军,二是没有常备军会很惨。这不是常识吗……为什么能成为当时军事理论的瑰宝?因为当时的意大利半岛有十几个国家,处于东西方海上商路中心,很富有,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