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文通1898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黎锦熙与新着国语文法.pptVIP

马氏文通1898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黎锦熙与新着国语文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马氏文通1898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黎锦熙与新着国语文法

第十一章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一、中国语法学史简介 (一)中国语法学的历史分期 1、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1898-1936) 2、汉语语法学的探索时期(1936-1949) 3、汉语语法学的描写时期(1949-1976) 4、汉语语法学的创新时期(1976-今) (一)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 汉语语法学草创时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以《马氏文通》为代表的古代汉语语法研究阶段;二是以《新著国语文法》为代表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阶段。 (1)马建忠《马氏文通》 马建忠(1845-1900),字眉叔,江苏丹徒人。 《马氏文通 》1898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 黎锦熙与《新著国语文法》 黎锦熙(1890—1978),字劭西,湖南湘潭人。1920年起任北京高师国语文法课教员,曾先后担任过北京女子师大,北京大学、燕京大学等校教授,1945年起任北京师大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并兼中国大辞典编纂处总主任。从事语文教学和研究工作近七十年,在语音、音韵、语法、修辞,汉语史、辞典编纂、文字改革与推广普通话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和丰富的著述。 《新著国语文法》1921年完成初稿,1924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 《新著国语文法》 以白话文为研究对象,以“纳氏文法”为主要蓝本,以“句本位”为指导思想建立起一个新的语法体系。 (二)汉语语法学的探索时期 (1)中国文法革新讨论 这次文法革新的发端是1938年10月19日上海《语文周刊》 15期上刊登其主编陈望道《谈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别》一文,在讨论方言文法时偶而涉及一般文法体系的缺点。随后,在陈氏鼓动下,一些语言学家开始就语法革新问题展开讨论。 讨论的焦点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是否可以建立一个通用于文言和语体的国文法新体系。 二是究竟实行一线制还是双轴制?这实际上就是涉及到汉语词类能不能分,怎么分以及是否要把词类和句子成分区分开来的问题。 三是划分词类的标准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最有创见,也最有贡献的是方光焘提曲的“广义形态”说和陈望道补充修订后提出酌“功能”说。 (2)王力与《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 王力,字了一,广西博白人(1900~1986年)。从小因家贫失学,未能上中学,曾在家乡当小学教员,23岁入上海南方大学,次年入上海国民大学,26岁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27岁赴法留学,入巴黎大学专攻实验语言学,以论文《博白方言语音实验录》获法国文学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燕京大学讲师,主要讲述语言学、语音学及中国音韵学,同时继续进行汉语语法研究。 1939年后在西南联大讲授普通语音学,中国现代语法及诗法。抗战胜利后,任中山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创办语言系。1947年任岭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 解放后,任中山大学语言系主任,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后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教授,兼汉语教研室主任,并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 (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委员,兼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王力长期从事汉语研究和教育工作。出版专著二十余种,发表论文一百二十余篇。 《中国现代语法》和《中国语法理论》是孪生的姐妹篇,原为作者1938年秋在西南联大时的讲义,后接受闻一多建议,“把它分为两部,一部专讲规律,一部专谈理论,相辅相承(自序)”。 书成1938年冬至1940年夏。商务印书馆出版,出版日期分别为《语法》上册1943年1月,下册1944午8月;《理论》上册1944年9月,下册1945年10月。 吕叔湘与《中国文法要略》 吕叔湘,江苏丹阳人,生于1904年,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外国语文系。曾在丹阳县立中学、苏州中学,安徽省第五中学等任教,1936年赴英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就学。1938年回国,先后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金陵大学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开明书店编辑。1950年至1952年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952年起任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兼《中国语文》杂志编委,主编。 《中国文法要略》上卷1942年初版,中、下卷1944年初版,由商务印书馆发行; 1954年合为一本修改再版。 《要略》不重理论的说明,而重规律的揭示;不重体系的构拟,而重事实的描述;从而开创了描写语法的一代学风,也是迄今为止对汉语句法全面进行语义分析的唯一著作。 高名凯与《汉语语法论》 高名凯(1911—1965年),福建省平潭县人。193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哲学系,1936年赴法国,入巴黎大学专攻语言学,1940年毕业获博士学位。1941年任燕京大学国文系助教,讲师,1942年任北京中法汉学研究所研究员,1945年起任燕京大学国文系教授、系主任。1952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语言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