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速对空冷塔的影响专题报告.docx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风速对空冷塔的影响专题报告

专题报告4 环境风速对空冷塔的影响 1分析目标 中泰化学托克逊年产100万吨电石配套600MW动力站项目拟采用表凝式间接空冷系统。该项目位于托克逊县,是有名的风口,常年有大风。根据招标技术资料本工程50年一遇离地10m高10min平均设计风速采用36.9m/s,100年一遇离地10m高10min平均设计风速采用40.0m/s。这些条件无疑增加了本项目的设计难度。 冷却塔的冷却性能受环境影响较大,尤其是环境侧风。研究表明当有环境侧风时,自然通风干式冷却塔(间冷塔)的出力将会受到较大影响。 目前我们在风速较小时采用一维的冷却塔的设计方法可以对塔的选型、尺寸、以及换热器面积进行设计。但当风速较高时塔内外流场分布不均,且产生纵向漩涡和横向漩涡,使空气流动性能有所减弱,沿塔一周的冷却三角的通风量和换热量与低风速时有很大的差别。该问题是复杂边界的三维湍流传热问题。因此首航在间冷塔的设计中充分的认识到这个影响,采用CFD(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大风时的冷却塔出力进行校核计算,给出在不同风速下间冷塔的传热性能。 2分析过程 本次分析了在风速为6m/s,12m/s,18m/s,26m/s,30m/s,35m/s这六种风速在考核工况下(气温19℃,塔进水温度46.74℃)的空冷塔出力,基于目前阶段出力采用出塔水温这个指标来反映,即在同样进水温度和流量下出塔水温高则性能下降,反之如此。 2.1计算域选取 计算域的选区对于微气候环境下空冷设备的传热性能计算分析非常重要,尤其对于间冷塔的分析尤其如此。由于冷却塔的外形尺寸庞大,而位于塔底部的散热器尺寸较小,为了达到较高的分析精度网格要足够小,以达到N-S方程离散求解的要求。本次由于要得到塔底部各散热器的传热量以及冷却水出水温度等值因此计算格外关注计算精度。 外掠钝体扰流流动在钝体后方会形成不稳定的尾迹区,但是本次计算由于关心的是底部散热器的传热,而对塔体本身的风载等结构安全问题并不是本次计算的目的。一般对于外略冷却塔这样尺寸物体的扰流流动,Re数普遍在107以上的数量级,因此沿塔周向的流场是近似对称的。并且整个散热器在塔内是对称布置。基于以上考虑采用了沿气流方向对塔取对称面后采用一半几何进行计算。 计算域选取的足够宽大,以防止边界条件对中心计算取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图1 计算域尺寸 2.2建模及网格生成 本分析保留了间冷塔中大部分的几何特征。但对于冷却三角换热器的框架的横向支撑,冷却三角支腿及其下部百叶窗电动执行机构和电缆桥架等部分,由于所占风口的拥塞面积较小,又由于其结构复杂,因此略掉,对结果影响不大。 保留了冷却三角纵向支撑,间冷塔下部密封板,上部密封板和展宽平台等部件。这些部件对空冷塔进风起了主要作用,对流动传热对的性能分析影响较大,此处做保留,并对其进行几何外形做适当简化但不影响其流动特性。 计算中为了节省计算资源,简化了X形柱,和百叶窗结构。这两部件几何复杂且对塔的气流阻力产生较大影响,虽然它们的几何简化为平面,但是其阻力特性在程序中成采用多孔介质膜模型(porous jump model)进行模拟。 塔筒由于是板壳结构,其厚度对气流的作用很小。因此被简化成一个没有厚度的固体壁面,其母线采用土建专业提供的内壁数据,采用二阶光滑曲线拟合而成,以反映其真实结构。 散热器由于是管翅式换热器,其翅片结构复杂,在整体计算中不可能采用其本身的结构。否侧产生的网格数量将会是天文数字。并且我们关心的是换热器的整体出力,而不是局部的传热。因此在这里将采用heat exchanger model。Fluent里面提供了macro的概念,他把大散热器分成几块,每个小块当做一个小换热器来处理。在程序中分别计算每个MACRO面上的风量,进水流量被分到每个macro的管内。基于以上信息就通过ε-NTU法进行计算,得到离开该MACRO时水的温度。计算出的换热量值以源项的方式写入相应网格区的能量方程。通过程序的反复迭代求解得到空气侧收敛解。 换热器周围的流动对于求解它的换热量至关重要,为此在冷却三角周围,以及塔外10m至整个展宽平台下方的区域采用了六面体网格。周围采用了四面体网格,网格的变化率控制在1.1以下。由于塔内形成的压力场求解也很关键。因此在塔内,最大网格尺寸控制在2m。 网格生成后总数量达到7751446个,其中六面体有3568468.个。全体面网格skew值小于0.7,体网格skew值控制在0.8以下。全场网格长宽比控制在3以下。 2.3边界条件 计算域入口采用速度入口(velocity inlet)边界,但是入口速度在高度方向的修正采用壁面粗糙度为0.4m的风廓线。此风廓线十米高处的速度在以下几个工况分别设定为6m/s、12m/s,18m/s,26m/s,30m/s,35m/s,温度均为19℃; 计算域出口采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