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文化课件幻灯片.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制作人:蓝咏琪 1.畲族的来源、形成及分布 2.畲族的服饰 4.畲族的舞蹈 3.畲族的工艺 畲族原分布在闽、粤、赣三省结合部,是闽南、潮汕的主要原住民之一。元、明、清时期,从原住地陆续迁徙到闽东、浙南、赣东等地山区半山区。 “山哈”是指山里客人的意思。先来为主,后来为客,先来的汉人就把这些后来的畲民当为客人。畲族自称“山哈”,是与他们的居住环境、迁徙历史有关。 “畲”字来历甚古。在《诗》、《易》等经书中就已出现。“畲”作为族称,是由于当时畲民到处开荒种的游耕经济生活特点而被命名的。  宋末元初,各地畲民组织义军,加入抗元斗争的行列,《元史》中又出现“畲军”、“畲丁”等名称。明、清时期,闽、浙各地方志以“畲民”、“畲人”和“畲客”等称畲族的非常普遍,粤、赣各地方志以“輋户”、“輋蛮”和“山輋”等称畲族的也比比皆是。清代,由于许多人不了解畲民的民族成份,还有以“苗族”、瑶族”、“瑶僮”和“苗民”等称呼畲族的。   总之,史书对畲族的族称记载相当混乱,称呼也因时因地而异。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对畲族的族称问题十分重视。1956年由国务院正式公布确认,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的少数民族。从此,“畲族”(写作“畲”,音shē)成为法定的族称。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而闽东、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 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畲族 畲族散居在我国东南部。畲族男子一般穿大襟、圆领青色短衣及长裤;妇女上穿 黑衣或花衣,下着黑裤,衣服上有刺绣花纹。 畲族编织工艺是彩带和竹编.    彩带即花腰带,又称合手巾带.彩带一般长1.3米,宽0.2米.    竹编中堪称一绝的是斗笠.斗笠上分别编织有斗笠燕,顶四格,三层屋,云头,燕嘴,虎牙,斗笠星等多种不同的花纹. 畲族的舞蹈-祭祀 畲族舞蹈成为宗教祭祀礼仪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本民族各种重大祭典礼仪活动中留传下来。我们所能看到的和所发现的畲族民间舞蹈几乎无不与宗教祭祀仪式浑然一体,紧密结合,相互依存,相互依赖。      畲族有着本民族的图腾信仰,而宗教祭祀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宗教祭祀舞蹈就是这种精神生活的表现之一,带有迷信色彩,起到了精神鸦片的麻痹作用,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宗教祭祀舞蹈在历史上、文化史上、民族史上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多功能作用。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