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文1课次式教学pptl11廉耻
(五)《日知錄》 性質:讀書劄記 命名:「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 內容:廣博深厚 特色:反對空疏,講求徵實 充滿民族意識 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一、管仲將「禮、義、廉、恥」並舉,以為四者同等重要,顧炎武卻說「四者之中,恥尤為要」,原因何在? 好站連結 廉恥學習單 一、詩歌成就:亭林文學以詩見稱1、數量:現存各體詩四百十二首。2、內容:其詩大都寓有強烈的家國興亡之感,帶有史詩的特色。取材廣闊,晚明朝廷的腐敗墮落,清人入關後殘酷的屠殺與剝削,廣大人民的敵愾和苦難,都在其詩篇中反映出來。3、風格:杜甫、白居易、陸游等詩人的繼承者。 二、散文成就:1、風格:風格純樸,不事藻飾,簡潔明快。 2、內容:議論文、雜記之作,涉及學術、民風、政教、朝典等諸多方面,有評議,有考辨,切中時弊,見解獨到。3、名篇舉例:記敘文如〈吳同初行狀〉真實記錄了吳沆在崑山起義抗清、悲壯殉難之情景,揭露清兵屠城之罪行。 《天下郡國利病書》 1、性質:明朝地方志書輯錄,資料性的經濟地理書。費時20餘年,完成120卷。 2、內容:包括全國各地的農田、賦役、水利、鹽法、礦產、交通、疆域、關塞、兵防等情況。亭林按明代行政區域分類彙集資料,輯錄有關各地民生利害、政治經濟利弊、軍事得失等而成 3、目的:鑑往知來。 《音學五書》:探討古今聲韻演變的學術著作。全書共分五部分:古音表、易音、詩本音、唐韻正、音論。 《亭林詩文集》:凡十七卷,是現存顧氏詩文集中較完備者。 文章寫作架構:「平提側注法」 平提:將所欲闡論之數項事理,以平等地位分述在前 側注:其中若干項事理於文中居較重要地位,論說時須偏重於此,謂之「側注」 第一次使用平提側注:首段引《新五代史.馮道傳》論讚之語,先泛論四維,將四維分為「禮義」、「廉恥」二股;然後再將重點移至「廉恥」,進一步說明不知恥之害,為次段留伏筆。 第二次使用平提側注:次段承首段之立意,先強調恥尤為要,再引用《論》《孟》之言,說明「知恥」的重要。 含蓄深婉 就寄意抒感所舉之例(1)先以三代之清平襯托後世之悖亂,期許君子能獨醒於眾昏之日;(2)再以顏之推之深自警惕映襯齊朝士大夫之恬不知恥,斥責閹然媚世者之不知愧羞。 重複闡明士人之立身處世當行己有恥,砥節勵行,這是作者寫作本文的用意所在。 餘波蕩漾 末段之事例為「不恥則無所不為」、「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之說下一註腳,使論據更加有力。以反詰語氣收束全文,則使文情於餘波蕩漾中,蘊含深刻的民族節操。 「引用」:例如一、二、四段的「明引」及「松柏後凋於歲寒,雞鳴不已於風雨」的「暗用」(「松柏」二句兼為「借喻」修辭) 「映襯」:以顏之推之清正映襯北齊士大夫之無恥, 借古諷今/婉曲:「之推不得已而仕於亂世,猶為此言,尚有〈小宛〉詩人之意;彼閹然媚於世者,能無愧哉」一段,亭林借古諷今,委婉曲折,含有斥責當時媚外漢人之深意。 答:明朝覆亡之後,錢謙益、吳偉業之流,紛紛變節出仕。顧炎武身遭家國巨變,不僅將亡國的責任攬到自身,更把亡國的根本原因歸咎到士大夫的無恥之上,是以「行己有恥」遂成為其論學之重要宗旨,以為恥乃立心之大德,士而不先知恥,則為無本之人。所以在四維之中,特別強調「恥尤為要」。 1、布局法:先立論後抒感。2、引用之論:前兩段分別引《新五代史.馮道傳》論和《論語》、《孟子》之言。後兩段則借論抒感,以證成其「凡人出處進退,當有為有守,不可與世浮沉」的觀點。3、文理層次:先泛說四維,再推進為廉恥,再聚焦於恥,繼而以三代治世的平正襯托後世的悖亂,最後舉《顏氏家訓》所載齊朝士大夫的無恥作為例證,指斥閹然媚世者的不知羞恥,再度強調「行己有恥」的重要。 答: 1、「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禮犯義,其原皆生於無恥也」呼應首段「廉、恥,立人之大節」 2、「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呼應首段「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 答: 1、出處:上句出自《論語.子罕》,為「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之簡化;下句出自《詩經.鄭風.風雨》,為「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之簡化。 2、寓意:指君子處在亂世,能始終堅守正確的做人態度,絕不隨波逐流。如大寒之歲,草木皆枯死,然後知松柏的後凋;又如天方曙,風雨昏冥,而報曉的雞聲仍不停止。 答:今日之世界猶如地球村一般,知識的流通傳遞極為迅速,如何有效地接受新知成為現代人生活中重要的課題之一。多學會一種外國語文,等於在知識領域中多開了一扇窗,拓展了新的視野,其意義與北齊士大夫教其子學鮮卑語之純粹出於功利的動機並不相同。 一、遭奸人構陷:歷經清初之戰亂,顧炎武家道中落,里豪葉方恆遂起意欲侵奪顧家之田產。葉氏並以重金收買顧家世僕陸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