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历史时期农作物的分布变迁
第十一讲 历史时期中国农作物的分布变迁 第一节 历代农作物分布概述 农业区示意图 农业区示意图 一、史前农业和家畜饲养的起源和发展 ??? “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形容的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昌盛。农业经济是由采集狩猎经济逐渐转化而成的,这个过程的起始年代大约在距今一万年以前。所谓“五谷”,一般认为包括:谷子(粟)、糜子(黍)、稻谷、大豆(菽)和小麦;所谓“六畜”,一般是指:狗、猪、鸡、羊、牛和马。有些起源于中国境内,是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世界人民作出的贡献;有些是从其他地区引进的,反映了古代世界文化在我们华夏大地上交流与融合的成果。 世界农业起源中心区出产部分作物及家畜分布 中国农业起源中心区:稻谷、谷子、糜子和大豆,狗、猪和鸡。还有蚕桑业在5000年前后出现。 西亚农业起源中心区:小麦、大麦、蚕豆、豌豆等,狗、山羊、绵羊和牛。 中南美洲农业起源中心区:玉米、马铃薯、红薯、南瓜、西葫芦、菜豆等,羊驼和荷兰猪。 非洲农业起源中心区:高粱、非洲水稻和非洲小米,毛驴。 世界上最早水稻田——城头山水稻田遗址 二、历代农作物的发展变迁趋势 商周时代:黍、稷、麦、菽、麻为北方主要种植作物。南方以水稻为主。 秦汉时期:粟为五谷之长,种植广泛。水稻向北推广,菽向副食作物转变。引进芝麻、苜蓿等。 魏晋时期:种植业退宿,黍、菽地位上升,南方开始种植小麦(淮南)、高粱。棉花开始种植。 隋唐时期:水稻、小麦地位上升。水稻在北方种植较多。山药、荞麦有种植。 糜子(黍) 荞麦 二、历代农作物的发展变迁趋势 宋元时期:小麦在南方种植广泛,占城稻推广稻麦两熟制——粮食生产革命。油菜籽成为主要油料作物,。 明清时期:水稻成为最重要农作物。北麦南稻格局。棉花种植广泛,玉米、马铃薯、红薯、烟草、花生等引进。第二次粮食革命。 第二节 主要粮食、经济作物 的分布变迁 一、水稻: 水稻分布变迁与环境因素 新石器时代:南方驯化成功。 夏商周:向北方扩展。 春秋至魏晋:黄河流域出现水稻种植区。 唐宋:北方萎缩;南方提高(占城稻)。 元明清:北方继续衰落。近代以来有所扩展。 环境因素:气候变干变冷、适宜性、产量。 二、高产农作物的引进及对社会影响 玉米、马铃薯、红薯 高产作物引进的社会影响 何炳棣: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是互为因果的。 南方山地因高产农作物的引进而得到广泛开发,粮产量大幅提升。 1、外延式发展道路; 2、大量森林变为旱地; 3、成为人口猛增的主因; 4、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三、农副业植物分布于变迁 (一)原生经济作物 1、荔枝 2、柑橘 3、蕉类 4、龙眼 5、甘蔗、竹类 6、椰子、槟榔、桄榔 7、麻类、菽 两湖地区的茶叶 8、茶叶 (二)引进经济作物1、烟草、罂粟 (二)引进经济作物2、番茄、茄子、辣椒 (二)引进经济作物3、花生、棉花 3、花生、棉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