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电子教案1课件.doc

  1. 1、本文档共1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政治学电子教案1课件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政治与政治学 3 第二节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7 第三节 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13 第二章 政治国家 16 第一节 国家的起源和特征 16 第二节 国家的类型 21 第四节 国家职能 30 第三章 国家形式 34 第一节 国家管理形式 34 第二节 国家结构形式 41 第三节 中国的“一国两制” 47 第四章 国家机构 53 第一节 国家机构概述 53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 56 第三节 中国的国家机构 62 第五章 公共行政 68 第一节 公共行政概述 68 第二节 公共行政主体 71 第三节 公共行政过程 76 第四节 新公共管理 82 第六章 民主政治 85 第一节 民主政治概述 86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民主政治 90 第三节 中国的民主政治 95 第七章政党制度 99 第一节 政党概述 99 第二节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103 第三节 中国的政党制度 112 第八章 政治参与 117 第一节 政治参与概述 117 第二节 西方国家的政治参与 122 第三节 中国的政治参与 126 第四节 互联网与政治参与 131 第九章 政治文化 137 第一节 政治文化概述 137 第二节 政治社会化 144 第三节 政治文化与现实政治 148 第十章 政治发展 157 第一节 政治发展概述 157 第二节 不同国家的政治发展 165 第三节 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173 第十一章 国际政治 180 第一节 国际政治概述 181 第二节 国际政治体系 184 第三节 当代国际政治的基本问题 188 第一章 绪论   政治学是现代社会科学知识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学科类别。政治学本身包含若干分支学科,如政治学理论、政治思想、政治制度、国际政治以及公共行政等。本书作为政治学导论,等同于政治学概论或政治学原理,主要从理论和制度两大层面阐述政治学的基 本知识。本章作为全书的绪论,首先简述古今中外对政治概念含义的各种解说,勾划出当代政治学的知识体系框架;然后,概述中外政治研究的历史发展,以及西方现代政治学和中国现代政治学的发展过程;最后介绍政治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或路径。 第一节 政治与政治学 一、政治一词的历史考察 从政治一词的起源上考证,英语中的政治(Politics)一词由希腊文πολΙs一词演变而来。在希腊文中,πολΙs读为“波里斯”(Polis),最初出现于荷马史诗中,意指古雅典人商议公共事务的场所即城堡或卫城。后来,波里斯的地域范围扩大,除城堡或卫城之外,还包括周围的村庄,形成了所谓城邦或城邦国家(Citystate)。因此,在希腊文中,πολΙs是指最初的城堡或后来的城邦,其延伸含义为处理城邦公共事务的活动。古希腊大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政治一词的。例如,亚里士多德在其代表作《政治学》一书中谈到,城邦(πολΙs)是由若干村庄组成的最高形式的社会团体;同时提出了“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这一著名命题,其含义是指人生来注定要过城邦生活,因为只有在城邦中生活,人类才可以自给自足。可见,在亚里士多德的论述中,政治是指城邦及城邦活动,其延伸含义也指城邦的各项制度和各种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 古希腊之后,尤其是到了近代,随着国家空间范围的扩大和现实政治生活内容的丰富化多样化,政治家及思想家们对政治的解释,在国家及国家活动这一原初意义的基础上,赋予其多种多样的含义。例如,神权政治学者认为,政治是君主接受天命而统治民众的行为;英雄史观论者认为,政治是历代英雄改天换地、远征近伐的业举;意大利学者马基雅弗利认为,政治就是不择手段地玩弄权术。哲学家黑格尔则把政治披上神秘的外衣,认为政治是“绝对精神”的表现形式。在古代中国,“政治”一词早在《尚书》、《论语》、《周礼》等古代典籍中就已经出现(“政”和“治”常常被分开使用)。但应该指出,当时所赋予“政治”一词的含义,与古代西方对于政治的理解是不同的。我国古代的“政治”,主要是统治的意思。它主要讲的是“治国之道”,即根据某种特定的道德伦理原则来建立国家制度,并通过这种制度相政治活动来治理国家。这种对政治即是“治国平天下”的理解,在我国传统社会中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中国古代的《尚书》和《周礼》等史书典籍中较早地出现了政治一词。例如,《尚书?毕命》中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之语;《周礼?地官?遂人》中有“掌其政治禁令”之句。但在中国古代,更多的情况下是将政与治两字分开使用的。政主要是指制度、行政、准则等,“政者制也”,“礼乐刑政,其极一也”(《礼记?乐记》),“启以夏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治是指治理,即管理国家和民众,

文档评论(0)

aena4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