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图象的美学观照-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汉字图象的美学观照-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字图象的美学观照-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July. 2016 / No. 4 汉字美学研究 “汉字图象”的美学观照 骆冬青* [摘 要] “汉字图象”是中华民族的“元书写”。“汉字学”经历了古代的深厚积淀,在现代迎来 了新的拓展。当代西方学术的进展,尤其是西方哲学中的“语言学转向”和德里达的“文字学”,促使我 们更为深刻地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字学”。“汉字图象”概念的提出,则呼应着当代文化的“图像转向” 以及中国学术界的“文学与语言”的转变。中国美学需要注重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汉字学转向”是必 然趋势;其中“汉字图象”研究的展开是重要一环。构建“汉字图象美学”,需要以“汉字图象美学理论 构架”为核心,展开 “汉字图象各谱系所包涵的美学意蕴”、“汉字图象的生成与还原”两翼。在“汉字 图象”研究中,“本质还原”需要经由汉字造字原初情境的直观来实现。如此,汉字图象美学的目标便 指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现象学。 [关键词]  汉字图象;精神现象;元书写;汉字学转向 “汉字—图象”,两者之间可以去掉分隔号“—”么?“图象”,为何不是“图像”?可以将“汉字图 象”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么?若可以,那么,将牵涉哪些问题? 汉字作为“形音义”的统一体,“形”,具有重要地位,也是与拼音文字形成根本区别的关键元素。 汉字的“能指”本身,即是图象。由“图象”而声音,是汉字一个历史的、同时也是逻辑的进程。关于 汉字的“像”与“象”,在拙作《图象先于声音》中已做探讨,“从对自然摹写的‘像’,已经经历了复杂的 历史过程,即需要大家认可这个‘像’与原物象的‘像’;而这个‘像’,成为了‘象’,即简化、简笔之后 的‘象’,还保持着原物的‘形’,却在此基础上,升华为原物的‘神’。这就是由图画到‘图—式’的过 程。 ‘像’到‘象’,既保留了‘像’的感性丰富性,又有了‘象’的理性明晰。理念有了感性显现, a可见,“汉字图象”,作为集聚“形音义”的“多媒体”的感性统一体,应 却又蕴含着理念的抽象内涵。” 当成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成为汉字美学重要的一维。 所以,汉字图象美学,是基于汉字的构形特点,作汉字学与文艺美学的交叉探索,是跨学科的综合 性研究。具体而言,是从文艺美学特别是图像学的层面,研究作为话语结构重要元素的汉字;同时也 是从汉字学特别是从汉字美学的角度,研究包括文学图像在内的文学话语及其蕴涵和结构。 ∗* 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97。 a骆冬青:《图象先于声音》,《江苏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148 一、 “汉字图象”:一个民族的“元书写” 汉字图象的研究,当然首先应当重视的是在字体变迁中汉字符号“能指”本身的图象变化,从甲 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不同图象的“变形”,所蕴含的意蕴,似尚未得到 重视,需要从图象学的角度加以研讨。另一方面,与汉字符号有着伴生关系,乃至衍生关系的符号,则 更应包括史前的刻画符号,再到所谓“图形文字”,乃至与“神道设教”相关的原始神圣符号,以及后世 的谶纬、符箓等;当世之“火星文”,电脑“脸谱图”、“行动人”图系,乃至“小动画”等代行文字功能的 种种图象符号,亦应当纳入到这个系统中研究。不过,研究的基点,还是凝定为“汉字”符号。 对汉字的研究,自《说文》以来,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积淀和成熟的学术传统,但是,汉字被当作 图象进行研究,却颇为缺失。不妨回首当代的汉字学研究的成果。在继承发扬“小学”及朴学传统, 在近代甲金、简帛、敦煌及陶瓦泉玺等学科既有成就的基础上,在各个层面,汉字学都取得了丰厚的实 绩。首先,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及学科基础建设层面:基本完成汉字学的资料集成;编纂出版了诸多 工具书,还编辑出版诸多汉字学期刊集刊,发表了大量汉字学论文;创建运营诸多大型汉字资料网站 及数据库,基本覆盖了汉字学的各个方面。在“理论阐释—历史叙事”层面,初步构建了汉字学的学 科框架,各分支领域的研究均有拓宽或加深。继章黄之后,徐复、季旭升、董莲池等对《说文》进行了 进一步的整理、疏证和研究;于省吾、饶宗颐、李学勤、裘锡圭、刘钊等考释了诸多甲金文字,并提出了 富有启发性的考释途径与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