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计划]教学法讲座4
对外语教与学过程的再认识Reassessment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一、对教师作用的再认识 二、对教学法的再认识 三、对备课的再认识 四、对教学过程的再认识 五、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再认识 六、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再认识 七、对终结性评估和形成性课堂教学评估的再认识 八、对多媒体技术发展对外语教学影响的再认识 一、对教师作用的再认识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这一论述不但表示了教育的最终目的,也表达了教师在教育过程的主导地位。我国的教育先哲韩愈 也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 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 而学生对教师也是“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因此,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学生,和作为学习者的主导-教师,是研究教学效果的永远主题 二、对教学法的再认识 1、语言教学是传授一种异民族文化,给学生灌输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外语教学必须遵守语言学习和教学的基本规律,其中主要的一条就是按照听、说、写、读的自然顺序进行, 而且要循序渐进,也就是Crision提出的I+1 的原则; 无论何种教学法都有其优缺点,任何一种教学法都是针对一定的学习对象和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法理论是需要学习或者灌输的,而教学实践需要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反复探索,二者谁也代替不了谁; 3、任何有经验的教师在针对同一培养目标和学习对象的群体时,都自觉或不自觉地采取多种教学法,这就是我们传统的“因材施教”的原则; 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在不断地处理教师和教材之间的关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学生和教材之间的关系;在这三种关系中,教材不但起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媒介作用,更重要的是起剧本的作用。戏演得好与不好固然与剧本的好坏密切相关,但更重要地是取决于演员,即教师和学生; 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信息提供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管理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做人和学习的引路人,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如何学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为人师表”。学会做人是一辈子的事情,但学生在大学所建构的道德标准、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性格将使学生未来的工作中受益无穷和可持续发展;而教师要做到这一点,不是让教师讲什么大道理,强行灌输,而是靠教师自己的言行举止,自己的价值观,慢慢的渗透,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点是以情感人。 在短期内衡量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不现实的。一个好的教师不在于他/她给学生教了多少东西,而在于它是否为学生培养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对我们大专这个层次的学生,这一点更为重要。贝尔.盖茨曾经说过:“好的习惯就是你的财富,一旦拥有,你就受益终生。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你的人生就会变得更有意义。” 6、早在五年前,四川大学副校长石坚教授就预言大学英语教学和英语专业之间边界线迟早要拆除。现在,随着中学外语教学水平的提高,这种边界线在大学已经开始淡化。 由于社会需求的变化以及社会需求对课堂教学的拨正作用,外语教育者又重新认识“听说领先”的基本规律。在大专这个层次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有了兴趣,再加上一定的基础,学生自己会千方百计地学习英语。而先打开学生的耳朵,再打开学生的嘴巴,就是提高学生兴趣的第一步。 三、对外语教学过程的再认识 由于外语学习是学习一种异民族的文化学习,一种新的思维方法的学习,把外语作为一种工具学习已经退居次要地位。外语学习的过程虽然复杂,但基本规律是可以用语言描述的。 1、外语学习是一种非常缓慢的累积和(internization)的过程,任何操之过急和突击的办法,包括“疯狂”都无济于事; 2、外语学习是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结合,前者包括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后者包括听、说、写、读、译技能;知识学习需要博闻强记,需要理解、需要消化、需要积累;评估学习者知识,主要是评估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宽度,但更重要的是所掌握知识的准确度。 评估学习者所掌握的技能主要是评估技能的熟练和流利程度,但更重的是评估学习者利用自己掌握技能所达到的交际效果。对教师和学生来说,课内学时是非常有限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不但要明确每节课传授什么知识和训练什么技能,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学什么,练什么,更重要的是如何检查学生在课外是否完成了规定的任务。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但谁也违背不了由机械的模仿、背诵(mechanical drills)到创造性的产出(creative production)的自然规律。但在不同的学习阶段,教师要有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