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入门(广州中医药学)复习课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基本手法主要有提插和捻转两种手法 行针法 提插法: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用右手中指指腹扶持针身,指端抵住腧穴表面,拇、食二指捏住针柄,将针 由深至浅层,再由浅层插至深层, 如此反复地上提下插。 捻转法:即将针刺入一定深度 后,以右手拇指和食、中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的操作方法。 辅助手法有循、弹、刮、摇、飞、震颤6种手法 行针法 循法:顺经络,上下按 弹法:弹尾巴,宜微震 刮法:指抵针,上下刮 摇法:前后摇,忌粗暴 飞法:搓和放,展翅飞 震颤法:小幅度,高频率 针灸自学入门 黄超原 12中医五 目录 1 2 3 4 what why how act 什么是针灸? 百度百科 针灸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多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 “ 什么是针灸? 教科书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针灸技术和治疗方法,探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阐明针灸作用的学科。 “ “ 什么是针灸? 我说 针灸是多元化的中华医术中一项不可忽视的治疗技能,与中药、导引、气功、推拿正骨、外敷外洗法、熏蒸法、情志疗法等一样都是中华医术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名铁杆中医除了临床处方外必须要掌握的另一种中医治疗手段。 “ “ 为什么要学针灸? 多元治疗 铁杆中医 全球公认 中医亡于药 针灸与我的故事 半夜抽筋 肩周炎 酒精过敏 妈咪手 就是那么实用! 就是那么方便! 就是那么经济! 就是那么有效! 就是那么快速! 针灸禁忌 剧烈运动后 房事过度后 过饥过饱 大汗淋漓 孕妇常见禁忌穴位 手阳明大肠经合谷 足太阳脾经三阴交 足太阳膀胱经昆仑 足太阳膀胱经至阴 足少阳胆经肩井 所有具有治疗乳汁不通、难产等作用的穴位 劳累疲倦 回避孕妇 经期 针刺部位注意事项 1.不同部位选针不同 2.不同体型选针不同 3.各穴进针角度不同 4.初学穴位推荐 不同部位选针不同 四肢末端以及背腹部腧穴多用1-1.5寸针 头针多用1寸针 大腿腧穴多用1.5-2寸针 臀部腧穴多用2.5-3.5寸针 1寸=25mm 0.5寸=15mm 最常用的毫针长度规格为1-2.5寸 26号= 0.45mm 28号=0.38mm 29号=0.34mm 30号=0.32mm 31号=0.30mm 33号=0.26mm 最常用的毫针粗细规格为28-30号 针刺部位注意事项 2.不同体型选针不同 不同体型选针不同 目测BMI 女生18以下1寸起,18以上1.5寸起 男生20以下1寸起,20以上1.5寸起 针刺部位注意事项 3.各穴进针角度不同 各穴进针角度不同 风池、风府 肩井 胸腹部 头针 颜面部 一般部位 针刺部位注意事项 4.初学穴位推荐 初学练手穴位推荐 曲池 手三里 足三里 合谷 丰隆 针灸安全注意事项 环境消毒 用具消毒检查 医生消毒 部位 消毒 床单被褥消毒 空气消毒 预防医源性感染 火针、止血钳等消毒 毫针检查 切断传播途径,保护病人 施术手做好消毒 无条件者至少清洗 紧急特殊情况除外 阻断传染源 75%酒精消毒 直径不小于2.5cm 出针消毒 保护易感人群 晕针 按压 水沟 内关 足三里 涌泉 艾灸 百会 神阙 葡萄糖水 1.立刻出针 2.取平卧位 3.注意保暖 4.准备糖水 5.急救穴位 覆被保暖 平躺休息 避免过度劳累饥饿,看起来虚弱的都要谨慎,有严重心血管疾病、结核、恶性肿瘤、醉酒、孕妇都要小心! 针刺注意事项 刺伤脊神经 刺伤内脏 刺伤外周神经 刺伤肺部 断针 弯针 常见针刺异常情况 处理 预防 血肿 滞针 腧穴定位 简便取穴 指寸定位 体表标志 骨度分寸法 血海、天府、京门 列缺、合谷 第四腰椎棘突 第七颈椎棘突 第二胸椎棘突 第四肋间隙 第二肋间隙 十二经,上肢举。阴经升,阳经降。 手三阴,肺包心。手三阳,大三小。 足三阴,脾肝肾。足三阳,胃胆膀。 阳少太,太厥少。前中后,四肢走。 肺大胃脾心小肠 旁肾包焦胆肝肺 经络流注循行 特殊穴位 络穴 五输穴 原穴 郄穴 下合穴 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背俞穴和募穴、下合穴、八会穴、 八脉交会穴、交会穴 特殊穴位 五输穴 原穴 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穴位,即井荥输经合穴。 井穴:经气初出之处,水之源头 荥穴:经气开始流动之处,初泉微流 输穴:经气渐盛,由小到大 经穴:经气盛大流行,宽大流畅 合穴:经气充盛合于脏腑,海纳百川 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 “原”含本原、原气之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为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之根本。十二原穴多分布在腕踝关节附近。 特殊穴位 五输穴 原穴 井荥输原经合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