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四川省白庙乡预算“全裸” 白庙乡是2010年2月2日在网上晒出财务支出账 本的,因其连一个纸杯都要晒的“全裸”无遮,在 公众中引起极大反响。 (3)公开中的问题 由于过往牵扯到一些腐败官员借由预算不公开进行贪腐,现在预算公开自然要反抗。 由于以往利益分配格局是官员优先,民众偏后,直接公开会遭遇官、民直接利益瓜葛,民众会认为利益分配不公。 由于我国实行“低工资+三公消费”的模式,强行公开三公消费、压缩三公消费会带来以下可能性: A:“李四喜思想” B:转向更大的贪腐 C:指望高尚的道德 (4)可能的现实步骤 第一步,向人大粗略公开 第二步,向人大详细公开 第三步,向民众粗略公开 第四步,向民众详细公开 4.2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不足 4.2.1机构繁多 从党的组织结构看,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组织健全、结构严密的科层组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组织与同级政府系统具有相似的结构,二者表现出显著的同构性,如党的政法委员会与政府的司法机关之间、党的纪检与政府的检察部门之间、党委的组织部门与政府的劳动人事部门之间,都存在着机构并列、重叠交叉的问题。这表明要寻求符合我国国情的党政运行机制是个尚需继续探索的课题。 4.2.2选举中存在不少贿选、裙带等不合法现象 4.2.3反腐败任务依然严峻 (1)反腐败为什么重要? 李光耀在1974年就对印度总理说,你别看中国现在这样,几十年后必成经济大国。只要具备“市场经济,政治稳定,人民能干,干部清廉”四大条件,中国必然是世界强国。 ---《李光耀回忆录》,新加坡联合早报出版社 近日,新华网与《半月谈》杂志社联办的“每日调查”栏目推出“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挑战因素是什么 ” 话题。调查显示,中国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按得票率排列第一位的是“腐败问题 ” 。 (2)关于西方民主和反腐败 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方多党制等民主制度可以防止腐败。这是一种误解。 从历史案例看,美国华盛顿等人设计民主制度是为了防止权力专制,不是防止腐败。 从现实成功案例看,新加坡、香港都不是西方民主,依然很清廉。 从现实失败案例看,马来西亚等国家实现了西方民主,但是腐败依然严重? “需要改变以党代政的现象。为此,必须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这个任务,我认为在今天尤为紧迫。” ---2011年9月14日,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新领军者年会 2.5.2权力下放 1986年9月13日邓小平在听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汇报时提出:“改革的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都有一个权力下放问题。“ 中央向地方权力下放 地方各级的下放;政府向企业的权力下放;政府向农村的权力下放 2.5.3精简机构 1986年9月13日邓小平在听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汇报时提出:“改革的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2.5.4提高效率 1986年9月13日邓小平在听取中央财经领导小组汇报时提出:“改革的内容,还有一个内容是提高效率。”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 2.7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 2.7.1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2012,《中共十八大报告》 2.7.2“新权威主义” 1989年3月6日,邓小平有机会给他倡导的改革进行命名。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人向他汇报思想界的“新权威主义”思潮。邓小平斩钉截铁的说:“我就是这个意思!” 郑永年于1989年归纳:“经济现代化和政治现代化不同步,先经济后政治。向市场经济转变,只有在集权下才能完成。中国政治改革还是要搞政治垄断,不走西方民主道路。应该有一个领袖和默契的决策集团,强力推进经济现代化。 ---《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5月,马立诚 2.9政治体制改革的评价标准 邓小平说,评价政治体制,“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 西方标准:三权分立,多党制,轮流执政,新闻自由 新加坡标准:好政府,政治稳定,改善人民生活,种族和谐 3.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1978-至今) 3.1起始 1980年8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作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讲话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纲领,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性文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