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虚词课件14个文言虚词的运用(658KB).pptVIP

文言虚词课件14个文言虚词的运用(658KB).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文言虚词的运用 bingjian 文言文考什么? 1、实词的理解辨析 2、虚词的理解辨析 3、筛选信息的能力 4、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的能力 5、文言翻译 考试大纲的要求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所、为、以、因、于、之。 高考题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04年江苏卷) A.?蔡京以官僚之旧???????????????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推讲而力行之耳???????????????外连衡而斗诸侯 C.不见卿久,今日乃闻嘉言?????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以疾卒,年七十九?????????????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一般用法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A句“蔡京以官僚之旧”中的“之”是作为“定语后置标志”;“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选自课本《鸿门宴》,取消句子独立性。B句两个“而”为连词,表并列;其中“外连衡而斗诸侯”选自课本《过秦论》C句两个“乃”翻译为“才”;其中“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选自课本《触龙说赵太后》D句两个“以”翻译为“因为”;其中“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选自课本《廉颇蔺相如列传》 2、文中“为开救”的“为”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05年江苏卷) A.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B.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C.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   D.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一般用法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出自现行课本《五人墓碑记》(必修·第三册), “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出自试验修订本(必修)教材第一册的《论语·季氏将伐颛臾》,“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出自教材第五册的《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则出自教材第六册的《报任安书》。 “为”字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 “为开救”一句的“为”用作介词,意思是“替”,与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只有A项,“为之声义”意思是替他伸张正义。B项的“为”用作动词,“成为”;C项的“为”用作动词,表判断,可译为“是”;D项的“为”是介词,与后面的“所”构成表示被动的语气,可译为“被”。 3、文中“诸生以夜中对”中的“以”字,与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06年江苏卷) A.焉用亡郑以倍邻 B.王好战,请以战喻 C.不然,籍何以至此 D.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 【解析】本题考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例句中的“以”是介词,义为“用、拿”。四个选项的句子均出自高中课本。A句出自《烛之武退秦师》。句中的“以”是目的连词,义为“来”;B句出自《寡人之于国也》。句中的“以”是介词义为“用、拿”;C句出自《鸿门宴》。句中的“以”是连词,义为“因”;“何以”是文言文中惯用词语,此处义为“怎么”;D句出自《五人墓碑记》。句中的“以”是承接连词,义为“而”。 探询江苏卷高考虚词的规律 1、江苏卷每年必考虚词 2、复习时紧密结合课本,考试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3、虚词很容易,可以拿3分 1、北救赵而西却秦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图穷而匕首见 4、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5、诸君而有意,瞻马首可也 6、徐而察之 7、余知而无罪也 表递进,并且,而且 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表并列 表转折,但是,却 表承接,就,接着 表假设,如果,假如 表修饰,着,地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大王来何操 3、然则何时而乐耶 4、何不按兵束甲 5、何其衰也 为什么 宾语,哪里,什么 定语,什么 表反问,为什么,怎么 表程度,怎么,多么 1、臣从其计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4、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5、其皆出于此乎 6、其孰能讥之乎 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8、其若是,孰能御之 第三人称,他,他的 第一人称,我,我的 指示代词,其中的 表示商量语气,一定,千万 表假设,如果 远指代词,那里 表反问,难道 表测度语气,大概 1、乃入见 2、恐为操所先 3、为将军破之 4、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5、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6、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7、属予作文以记之 8、皆以美于徐公 于是,就 为……所,被 被 语气助词,呢 表工具,用 表目的,结果,来 动词,认为 替 1、善战者因势而利导之 2、因其无备 3、伺者因此觉之 4、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 5、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6、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按照,凭借,利用 趁着,通过 因为 动词,根据

文档评论(0)

精品课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