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订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国家标准编制说明精编.doc

修订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国家标准编制说明精编.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修订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国家标准编制说明精编

修订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一 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的修订标准计划,在2006年~2007年内完成GB 1888—1998《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铵》化工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计划项目编号为Q-469。该标准由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大化集团公司、福州耀隆化工集团公司共同起草,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负责技术归口。 二 产品概况 1 产品性质 分子式:NH4HCO3 分子量:79.06 无色斜方晶体或单斜晶体。或为白色结晶性粉末。相对密度1.58。熔点107.5℃。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0.08%水溶液的pH值为7.8。溶于甘油,30℃~60℃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有吸湿性,吸湿和受潮后放出刺激性的氨气味,干燥状态没有氨气味。在空气中易风化。 2 产品用途 用于食品高级发酵剂。与碳酸氢钠使用可作面包、饼干、煎饼等膨松剂的原料,亦用作发泡粉末果汁的原料。还用于绿色蔬菜、竹笋等烫漂。碳酸氢铵在30℃~60℃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气,在食品中主要是作为疏松剂使用。虽然在分解时会产生氨味,但由于其分解时发气量大,残留份小,因此膨松效果较好,在食品中一般是与碳酸氢钠配合使用。 3 生产工艺 碳化法 将氨气用水吸收后,用二氧化碳碳化,再经分离、干燥,制得碳酸氢铵成品。其反应式如下: NH3+CO2+H2O→NH4HCO3 水吸收 水吸收 碳 化 分 离 干 燥 应 自来水 氨 气 碳酸氢铵 二氧化碳 三 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况 1 编制原则 1.1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1.2 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 1.3 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1.4 符合用户要求,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对外贸易。 2 编制依据 2.1 美国食品化学法典FCC(Ⅴ)-2004《碳酸氢铵》(英文版)(见附表1); 2.2 国家标准GB 1888—1998《食品添加剂 碳酸氢铵》(见附表1); 2.3 国内生产厂质量月报(见附表3); 四 制标的简要过程 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接到制标任务后,查阅了国内外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并向生产、使用单位发函,进行调查并广泛征求对修标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献小结。2006年9月,在天津召开了制定标准工作方案会,会上对国内外标准、产品分类、指标和试验方法进行了认真地分析。确定了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国家标准的指标项目和试验方法等内容,提出了工作方案。会后各有关单位根据工作方案的安排进行了试验工作。2007年7月由负责起草单位提出了标准征求意见稿(草案)、编制说明及其附件,寄给委员和生产厂征求意见。 五 标准内容的确定 1 采用国外先进国家标准   目前收集到国外标准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标准(2004)《碳酸氢铵》(以下简称JECFA)、美国食品化学品法典(第五版)—2004(以下简称FCC)、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第七版)— 2000(以下简称日本公定书)。国内标准为GB 1888—1998《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指标对比见附表1)。 GB 1888—1998《食品添加剂碳酸氢铵》国家标准非等效采用FCC,设置了六项指标:总碱量(以NH4HCO3计)、氯化物(以Cl计)含量、硫的化合物(以SO4计)含量、灼烧残渣含量、砷含量、重金属(以Pb计)含量。 JECFA中规定了总碱量(以NH4HCO3计)、不挥发物含量、氯化物(以Cl计)含量、硫酸盐(以SO4计)含量及铅含量五项指标。 FCC中规定的指标项目与JECFA相同。 日本公定书中规定了主含量(以NH3计)、澄清度、氯化物(以Cl计)含量、重金属(以Pb计)含量砷含量五项指标。 对比以上国外标准,JECFA与FCC指标项目设置的更为合理,总碱量控制了主含量,不挥发物含量实际上控制了除铵离子以外其它阳离子,氯化物与硫酸盐控制了杂质阳离子,同时还控制了有害杂质离子含量。1998年的国家标准与JECFA与FCC设置有较小差别,增设了砷含量,未设置不挥发酸含量而改为了灼烧残渣含量,未设置铅含量而改设重金属含量。本次修订非等效采用FCC。从工艺上了解,原料主要是氨气和二氧化碳,很难带入铅杂质,对样品进行实测结果也表明,产品中含铅量很低,因此本次修订标准未规定铅含量指标。指标项目为总碱量(以NH4HCO3计)、不挥发物含量、氯化物(以Cl计)含量、硫的化合物(以SO4计)含量及砷含量五项指标。 2 指标参数的确定 本次修订的指标见附表1。 2.1 总碱量 GB 1888—1998中规定总碱量为99.2%~101.0%。FCC规定为99.0%~100.5%。总碱量规定为一个范围是较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d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