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鼠生物学特性.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8小鼠生物学特性

小鼠 一、小鼠成为最常用实验动物的原因 1、体积小、繁殖快、饲养容易 2、遗传学研究最详细。 3、与人的遗传学组织相似 4、与人的发育模式相似 5、有众多遗传背景清楚的近交系和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二、小鼠的生物学特点 1、外观:嘴尖,头呈锥体形,嘴脸前部两侧有19根触须,耳耸立呈半圆形,眼睛大而鲜红。尾长约与体长相等。尾部被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健康小鼠应无外伤、皮毛光滑紧贴皮肤,四肢匀称、眼睛亮而有神。 6、体温调节和水的代谢 小鼠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因此环境温度的波动常可引起小鼠发生明显的生理学反应。对寒冷的应答反应为不发抖的产热作用,寒冷静态下小鼠产生的热量相当于基础代谢率的3倍,比其他任何动物的变化都大。小鼠没有汗腺,不能加大喘气,唾液分泌能力有限,因此在实验室或运输途中如果环境温度升高,只能以体温升高、代谢率下降以及耳血管扩张来加快散热。持续高温常引起动物死亡或产生后效应,出现某些生理功能的不可逆损害。 7、遗传学特性 小鼠共有20对染色体(2n=40)和 相同数量的连锁群。据小鼠基因组计划 推测小鼠共有3万多个结构基因,已查明 定位的有超过7千个基因 三、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1、药物学研究 1)药物的急性毒性试验:测定药物或化学制剂的半数致死量(LD50)和药物的致癌性试验。 2)生物制品的鉴定:广泛用于血清、疫苗如百日咳菌苗、乙肝疫苗等的鉴定;激素效价测定,如HCG的生物效价测定。 3)药物对疾病综合治疗效果的筛选试验:如抗肿瘤药物的筛选。 4)药物药效和副作用的评价:如利用小鼠瞳孔放大作用测试药物对副交感神经和神经连接的影响;利用声源性惊厥的小鼠评价抗痉挛药物;用小鼠热板技术引起的后爪运动或机械压尾评价止痛药;用Termorine的羟基衍生物可诱发小鼠发抖来评价抗发抖(如帕金森氏病不自觉的发抖)药物的药效;用小鼠角膜和耳廓反射评价镇静药药效;用于全身麻醉药的测试和评价。 国际行为遗传学学会成立于1997年 学术刊物于2001年1月发行第一期月刊名称为《Gene,Brain and Behaviors》 网址:G2B.org 大鼠(RAT) 一、生物学特点 1、解剖学 大鼠成年体长不小于18-20cm。尾上覆盖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数量多于200片。 大鼠无扁桃体,味觉不发达;胃分为两部分,即前胃(非腺胃)和胃体(腺胃),两部分有1个界限脊隔开。食管通过界限脊的一个褶进入胃小弯。此褶是大鼠不会呕吐的原因。肝有4叶,再生能力强,经部分肝切除术后仍可再生。 二、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1、药物学研究:大鼠繁殖力强,易饲养形体大小合适,给药容易,采样量合适方便;畸胎发生率低,行为多样化;常用于药物毒力、药效评价、药物代谢、新药筛选等研究。 四、常见疾病及防治 1、沙门氏菌病:是一种经消化道感染的人畜共患病。流行迅速,死亡率高50-70%。 暴发型:动物突然死亡无明显症状,大体解剖可见内脏充血,肝脏坏死及卡他性肠炎。 急性型和亚急性型:厌食、体重下降、嗜睡、被毛粗乱、弓背、结膜炎、腹泻或粘液便,偶有便血,肝和脾肿大、腹部膨胀。多在7-10天死亡。 慢性型:厌食、体重下降,偶见腹泻,成为带菌动物,长期排菌。 控制手段以预防为主,加强卫生管理,防止野鼠和其他动物昆虫粪便污染饲料和饮水。患病鼠群全部淘汰,并对所用笼具、食具和房舍彻底消毒。 2)脱脚病:是由鼠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极强的毁灭性疾病。 急性发病时常表现出被毛松乱及全身衰竭,多于几个小时内死亡,死亡率极高。 慢性感染时表现为头面部肿胀、结膜发炎、皮肤出现丘疹、四肢肿胀,进而溃疡,严重时脚尾坏死脱落。尸检可见广泛肝脾坏死或有白色坏死灶,感染细胞胞浆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带毒小鼠可成为引起再次爆发流行的传染源。 控制办法:对发生疫情的小鼠群全部淘汰,彻底消毒,疫情小鼠用过的物品严格消毒;封闭房舍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消毒后的房舍在使用前应用警戒鼠监测,以保证发生疫情的房舍无害化。 3)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是由LCM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大脑型:自然感染不多见。脑内接种病毒后,表现为活动减少、弓背、头部震颤、肢体极度性痉挛惊厥、后肢强直,发病后1-3天内死亡或5-6天后康复。 内脏型:于感染后6-7天开始出现症状,被毛松乱、结膜发炎、弓背、腹水、嗜睡,以至死亡或小鼠耐过几周后可逐渐恢复。 迟发型:感染此病毒的新生小鼠呈慢性带毒者,或由于肾脏损伤引起死亡,乳鼠感染第二周出现死亡,表现为毛发稀少、衰弱,存活者康复缓慢、发育不良、个体矮小。 防治的办法是严格控制野鼠、感染鼠或被污染材料物品进入饲养区,外来鼠应经检测为抗体阴性方能进入,对已感染的小鼠应处死淘汰。 4)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