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9课《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导学案.docVIP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9课《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导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粤教版语文选修第9课《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导学案

9、《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导学案(高二16-20班)(教师版) 主编人:伍雪玲 审核人:莫文英 终审人:饶志青 使用年级:高二实验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读懂课文,理解文句,积累文言词语。 过程与方法:赏析景物描写,品味本文“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中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 【教学重点】赏析景物描写,品味本文“文中有诗,文中有画”的创作风格。 【教学难点】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课文中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趣。 【学法指导】预习、朗读、质疑探究、小组合作。 一、课前检测 自读课文,完成以下练习: 1、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作家。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崇尚佛道,后半生多过着隐居生活。 王维存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一类成就最大。苏东坡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散文清幽隽永,极富诗情画意,历代传诵不衰。 2、题目《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中,“山”指 辋川 ,“裴迪”是 王维的好友,“书”指 信 。 3、古代“信”的别称,有书、简(竹片)、笺(小竹片)、牍(木板,又叫尺牍)、札(小木板)、素(白绢,又叫尺素)、函等。 4、注音:(见教辅书第49页) 二、自主学习 近腊月下(下旬),景气(景色,气候)和畅,故(旧)山殊(很)可过(过访)。足下(对别人的敬称)方(正,正在)温经,猥(鄙,自我谦称)不敢相( 动作偏指一方,你)烦,(1)辄(就)便往山中,憩感配寺,(2)与山僧饭(名作动,吃饭)讫(完、毕)而去(离开)。   比(等到)涉(渡)玄( 黑色)灞,清月映郭(外城)。夜(名作状,在夜里)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上下波动,上下起伏)。寒山远火,明灭林外。(3)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在夜里)舂,复与疏钟相( 相互)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以往,从前),携手赋诗,步(漫步)仄径,临(面对)清流也。   当待(等到)春中,草木蔓发(生长),春山可望,轻鯈出(浮出 )水,白鸥矫(举)翼,露湿( 形作动,打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 主谓间,取独,不译)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天机(天性)清妙者,(4)岂能以(用)此不急之务相(你)邀。(5)然是(这)中(当中)有深趣矣!无忽。因(凭借)驮黄檗人往,不一( 不一一详述 )。山中人王维白(书信中对平辈晚辈的谦辞)。 (一)、理解与翻译文中加点词语。 (二)、指出文中加横线句子的句式并翻译 ⑴猥不敢相烦 译:我不敢打扰你。 ⑵憩感配寺(句式: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译:在感配寺休息。 ⑶明灭林外(句式: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译:在树林间忽明忽灭。 ⑷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译:我哪能用这不打紧的事来邀请你呢? (三)、诵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这是王维写给裴迪的一封信,你能简要说说王维这封信的内容吗?(概括段落大意) 第1段:记独游的索然无味。 第2段:写冬日的美景及才往昔的回忆。 第3段:绘春日美景,发出热情邀请。 2、作者写这封书信的目的是什么?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目的是邀好友裴迪同游故山,从“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可以看出。) 3、将文中描绘自然风光的两处文字找出来,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并为这两幅图命名,同时感受一下这两幅画面的意境有什么不同? (文中第2段描写是蓝田的冬夜,“寒山冬夜图”,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如一幅水墨国画,着墨淡雅,用笔清疏,写意传神,基调寂静而清幽,是实景的真实描绘。 第3段想象蓝田的春景,“山村春色图”,写了一幅春色图用欢快流畅之笔,把春日山中万物勃发,生机盎然的景象描写得清新朗秀,令人不胜向往。) 4、作为一封书信,王维为什么把主要篇幅放在景物描写上? (这与本文的写作意图有关,这封信既是用来叙述朋友情谊,同时也是与友人相约共赏,向友人发出邀请。作者把冬景写得诗情画意、生趣盎然,①既表达了作者对山中美景和美好生活的欣赏,让美景真情与朋友分享,②同时也暗含对朋友的邀请。③也表现了作者期望闲适山水中、追求田园生活的心理。这种借景传情、借景寄意的写法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琢磨的。) 三、合作探究 1、文中有一个词浓缩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本文的“文眼”,请你找出这个词,并说说它包含了哪些内容? (“深趣”是文眼。它包括王维笔下的终南美景,主要是冬夜清丽淡远、宁静和谐的氛围和春天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景象,还有朋友相邀的一片诚心。) 2、王维工诗善画,苏轼曾给予“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评价,有人认为此文“文中有画”,你是否同意这一说法?为什么? (①结构美。如辋川冬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