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2专题《一个人的遭遇》教案.docVIP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2专题《一个人的遭遇》教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2专题《一个人的遭遇》教案

教学设计 一个人的遭遇 1、教学目标 (1)、品味小说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2)、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主人公内心活动,分析作品主旨 (3)、学习第一人称叙述方式和细节描写的手法 2、学情分析 文章篇幅较长,拟在课前自读的基础上,用“主问题”导学,用一个课时落实教学目标。贯彻“用教材教”的思想,注重思维品质的培养,注重方法(“授之以渔”)。 以索科洛夫的形象分析为教学重点。 3、重点难点 了解双层叙事结构下的跌宕起伏的情节; 准确把握索科洛夫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12年底,中国文坛上迎来了“破天荒”的喜事: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同学们知道他为什么能够成为“第一人”的? 评委会的理由:“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莫言自己说辞:表现了苦难。 今天,我们要一起研习的《一个人的遭遇》是个怎样的文本呢? 同样出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手。 同样是表现苦难的。 二、初步解题 意图:从题目入手,梳理故事情节。 题目叫做《一个人的遭遇》,那么这个人是谁?他又有什么样的遭遇? 明确:索科洛夫 追问:索科洛夫的身份? 明确:红军——农民——工人——战士——战俘——? 谁知道“遭遇”的意思的? 遇到的事情(多指不幸的) 索科洛夫的故事? “引文”部分的遭遇:十月革命参加红军;大饥荒时失去双亲;复员后务农做工,建立家庭,生儿育女;卫国战争时离家参战;1942年受伤被俘,逃跑被抓;俘虏少校,成功回到部队。 “正文”部分的遭遇: 逃回部队——收到妻子和女儿死讯——找到儿子阿拿多里——儿子牺牲——在乌留平斯克认识新儿子凡尼亚——遭遇车祸——到卡沙里谋生。 三、分析人物形象 伴随这种种遭遇,索科洛夫的心理状态怎样的?请依据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 1.逃回部队p1(“我出来的时候,激动极了,因为两年来没受到过人的待遇”)——喜。“激动极了”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对人性的剥夺 2.家破人亡p3-5(“我的眼前一片黑,心缩成了一团,怎么也松不开”“站了一会儿,感到穿心的悲痛”)——悲。 3.找到儿子p6(“我又像太阳从乌云里出来那样喜气洋洋啦“)——喜。憧憬着和儿子一起生活的美好图景,说明对和平的向往。 4.儿子牺牲p7-9(“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也许正因为如此,所以我的心才痛得这么厉害吧“)——悲。 这里索科洛夫为什么没有哭? 因为他这时因战争失去了儿子,失去了最后的亲人。一个人绝望的不是一直看不到希望,而是给他希望以后又让他失望,当他失去妻子和女儿的时候,他得知自己还有儿子,喜出望外,儿子就变成了他最后的快乐和希望,他所希望的仅仅是和儿子一起共同度过剩下的时光,做着老头儿的梦想。而在战争胜利前夕,儿子却倒在最后的枪弹下,感觉悲痛到极点,对生活绝望,哭不出来了,所以下文说“埋葬了自己最后的快乐和希望”,连最后的欢乐和希望现在也失去了,欲哭无泪。 这里索科洛夫着重讲述了儿子生前死后的对比描写,既体现了父亲的无限的伤痛,更用一种以美衬丑的手法表现了对战争的憎恶。 5.认识新儿p15-19(“我的心立刻变得轻松和光明些了”、“我的心里快乐极了,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我的心就轻松了,变软了”) ——喜。凡尼亚让我忘却了曾经失去儿子的伤痛,心里有了慰藉。 6.遭遇车祸p23-24(“这颗悲愁的心不让我在一个地方长久呆下去”)——悲。为什么悲愁的心不让他在一个地方长久呆下去?因为战争给他带来了无尽的伤害,他心里有着深深的缺口,这篇土地上留下的都是伤痛,他也害怕继续受到心痛的折磨“天天夜里梦见死去的亲人……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 活动设计: 请在括号内填写一个词语、短语(双音节词、成语都可以),概说你对索科洛夫的印象。 ( )的索科洛夫。 坚毅 善良 忠厚 朴实 假想索科洛夫穿越时空,当选“2013感动俄国人物”,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他是一介凡夫,他是一个战士;他是一名战俘,他是一位英雄。 他坚毅,面对丧妻失女的打击,儿子牺牲的绝望,他挺直了腰杆;他善良,面对没有亲人无家可归的流浪儿凡尼亚,他敞开了胸怀;他尊严,面对法西斯战俘营肉体与精神的折磨,他承受了压力;他忠诚,面对祖国的需要,十月革命,卫国战争,他扛起了责任。 他是一只火凤凰,在苦难中涅槃,在涅槃中升华。 致敬,索科洛夫! 四、主题分析 我们都知道“文以载道”的道理,那么,从索科洛夫的遭遇中,你体会出作者的用心了吗? 索科洛夫是不幸的。不幸的只是索科洛夫吗? 通过对课文的研习,我们可以发现肖洛霍夫用简短的笔墨就把索科洛夫前半生的的遭遇讲述清楚了;通过索科洛夫的自述,我们了解了卫国战争后的遭遇。 就文章篇幅而言,可以看出,作者把主要笔墨放在了收养凡尼亚这一部分,下面我们研习一下索科洛夫收养凡尼亚这一部分: 遭遇中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