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3专题《六国论》教学设计
《六国论》课堂教学设计
浙江省余姚市第五中学
俞建望
教学目标:
知识要求:理解文本所表现的内容,懂得六国真正灭亡的原因,掌握有关实词虚词的意思,以及多种特殊句式的表达与运用。
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分层递进论证的行文思路。掌握本文中的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思想情感和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借史讽今的真正写作意图。
教学重点:理解文本所表现的内容,懂得六国真正灭亡的原因,掌握有关实词虚词的意思,以及多种特殊句式的表达与运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议论文围绕中心论点分层递进论证的行文思路。掌握本文中的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放手让学生自学文本解决疑难,尤其是对文言文的疏通这一关,教师只是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关键是学生能联系以往的学习经验,通过举一反三,来达到此项目的。关于对文本解读这一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渗透有关议论文的分析结构的方法,让学生懂得论点、论据、论证等三要素的内容,让他们延伸到课外议论文的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由《三字经》中的一句话导入: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顺便提一下《三字经》中开始几句:人本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苏洵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而且其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也都是在他的影响和教育下发展和成就一番伟大的文学事业的。下面来看一下有关对他的介绍。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
二、文本疏通,落实字句(略)
三、整体概括,理清思路
教师明确:第一部分:(第一、二段):提出论点,并作理性分析,从“不赂者”和“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证。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以历史事实论证中心论点,分别从“赂者”和“不赂者”两方面进行论述。
第三部分:(第五、六段):总结历史教训,点明写作目的。
四、研读文本,分析论证
(一)、研读第一部分,明确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提出的方式有何特点?
教师明确: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开门见山,直接提出。
2、从几个方面来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
教师明确:两个方面,即两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
3、第一、二两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明确:提出中心论点,总领全文,并提出两个分论点,引发下文议论。
(二)、研读第二部分,找出写六国破灭具体史实的句子,理清分层论证的思路。
1、第三自然段论证了第一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围绕着这个论点,作者是如何结合史实展开论述的?
教师明确:对于贿赂的韩、魏、楚三个国家,作者分三层进行论证:第一小层(秦以攻取之外——固不在战矣),以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实由于“赂”而造成的得失远远超过通过战争而造成的得失,以割地赂秦的事实说明赂秦之害,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的结论;第二小层(思厥先祖父——理固宜然)说明赂秦乞和适得其反,只能助长秦国的侵略野心,造成“颠覆”的下场;第三层(古人云——此言得之),引用古人的话为证,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2、第四自然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围绕这个论点作者是如何结合史实展开论述的?
教师明确:对于不赂秦的齐、燕、赵三个国家,作者主要采用分层论证的方法,也分三层进行论证:第一小层(齐人未尝赂秦——齐亦不免也),指出齐国虽然不曾赂秦,但“以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灭亡了,齐国也不能独自保全;第二小层(燕赵之君——诚不得已),合说燕赵两国“义不赂秦”,敢于用兵抗秦,但终于“战败而亡”,原因主要在于“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孤立无援,其灭亡是“诚不得已”;第三小层(向使三国各爱其地——或未易量),总说六国,提出假设,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如果韩、魏、楚不赂秦,齐国“不附于秦”,燕、赵有正确的决策,也有不灭亡的可能,进一步论述了“赂”秦的危害。
(三)、研读第三部分
问题提出、第五自然段末句“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即不要赂秦)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历史教训,从这篇文章的题目和内容来看,这句本来是可以结束的,然而作者又写了第六段,请问是否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题:9 李商隐诗三首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题:第三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题:第二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题:第四单元过关检测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题:综合过关检测(一)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题:综合过关检测(二)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散)2.9《李商隐诗三首》检测试卷(含答案).doc
- 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散)1.2《李白诗四首》检测试卷(含答案).doc
- 2018粤教版语文(唐诗宋词散)4.24《讥时咏史散曲二首》试卷(含答案).doc
- 2018粤教版语文(论语选读)第14课《切问而近思》同步检测(含答案).doc
-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3专题《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设计.doc
-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3专题《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doc
-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3专题《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doc
-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3专题《阿房宫赋》教案.doc
-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4专题《祝福》导学案.doc
-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4专题《荷塘月色》教案.doc
-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4专题《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doc
-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4专题《边城》教案.doc
-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二第4专题《边城》导学案.doc
- 2018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1专题《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