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
第五屆海峽兩岸山地災害與環境保育
學術研討會
2006年7月26日—2006年 8月3日
昆明?東川
第一號通知
第五屆海峽兩岸山地災害與環境保育學術研討會組織委員會
二OO五年九月三日
會議背景
第一、三屆和第二、四屆海峽兩岸山地災害與環境保育學術研討會分別在中國大陸和臺灣召開,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大影響,為海峽兩岸的山地災害減災與環境保育做出了積極貢獻。
為了進一步加強海峽兩岸在山地災害與環境保育領域的學術交流,推動兩岸山地災害減災和環境保育理論和技術的進步,促進兩岸減輕災害與環保育環境事業的發展,根據海峽兩岸雙方約定,將於2006年7月26日至8月3日,在昆明市東川舉辦“第五屆海峽兩岸山地災害與環境保育學術研討會”。
昆明市東川位於小江流域。因特殊的自然環境條件和歷史上的銅礦開採,使該流域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山地災害最為發育、生態環境退化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同時也是進行山地災害和環境保育研究和試驗的最佳區域,更是海峽兩岸山地災害與環境保育屆進行學術交流和研討的理想之地。
會議主題
環境保育,減輕災害,促進人與自然和諧
會議議題
泥石流災害減災理論、技術和方法
滑坡災害減災理論、技術和方法
山洪災害減災理論、技術和方法
土壤侵蝕與水土保持
山地生態退化與生態安全
山地環境保育與監測
山區土地利用與可持續發展
3S技術在山地災害減災和環境保育中的應用
會議論文
會議接收符合以上會議議題的研究論文。被接受的研究論文將被收入會議論文集。會議接受電子郵件投稿,電子文稿需為Microsoft Word格式(DOC)。
青年優秀論文獎
為了鼓勵青年學者和研究生(35歲以下)從事山地災害與環境保育領域的研究,並積極參加學術研討會,會議特別設立“青年優秀論文獎”,獲獎名額6名。
會議科學考察
為了進一步擴大和加強學術交流,會議特別設立野外科學考察。科學考察時間5天,考察區域為雲南省(石林、九鄉)和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灕江)。考察內容為喀斯特地貌景觀和生態環境。
會議地點
雲南?昆明?東川
會議時間
會議時間:2006年7月26日—8月3日
提交論文摘要截止時間:2006年2月15日
提交論文全文截止時間:2006年4月15日
主辦單位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
承辦單位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泥石流滑坡專業委員會
中國科學院東川泥石流觀測研究站
昆明市東川區泥石流防治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
協辦單位
中國地理學會山地分會
中國青藏高原研究會環境與自然保護專業委員會
資助單位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中國科學院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會議籌備委員會
主 席: 趙永濤 副所長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副主席:陳樹群 教 授 臺灣中興大學水土保持系
方若柃 研究所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
王 軍 所 長 東川泥石流防治研究所
委 員:文安邦 韋方強 顧俊周 梁 娟 范雲霞 洪 勇 馬雅閣
會議組織委員會
主 席:崔 鵬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副主席:陳章鵬 董事長 臺灣資源與環境基金會
黃 元 教 授 中國水土保持學會副秘書長
張興根 中國科學院海峽科技合作中心主任
委 員 (按姓氏拼音順序):
畢寶貴 陳樹群 黃鐵青 胡世友 簡俊彥
李秉幹 李木青 李顯忠 劉傳正 潘明祥
喬建平 宋長青 唐 川 唐曉春 王成華
汪 輝 王建力 張國友 張平倉 張三郎
周平根 周 躍
會議學術委員會
科學顧問:施雅風 院 士 中國科學院蘭州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
關君蔚 院 士 北京林業大學
主 席:鄭 度 院 士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副主席:劉寶珺 院 士 國土資源部成都地質礦產研究所
秦大河 院 士 中國氣象局
李焯芬 院 士 香港大學
黃鼎成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何智武 理事長 臺灣中華防災學會
委 員(按姓氏拼音順序):
艾南山 蔡光榮 陳國階 陳 進 程根偉 成升魁
曹叔尤 黃宏斌 蔣忠信 黃潤秋 康志成 倪晉仁
林信輝 劉格非 匡尚富 唐幫興 田廷山 王成華
王光謙 王禮先 汪 稔 王兆印 姚令侃 殷躍平
詹錢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