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油气检测原理与实例
油气检测技术及实例效果 油气检测技术及实例效果 (1)当地震波穿过双相介质时,会产生第一纵波和 第二纵波; (2)第二纵波引起的固相位移和流相位移极性相反; (3)第二纵波比第一纵波速度要慢; (4)第二纵波的特性与流体性质有关; (5)反映油气藏的地震信息是第二纵波与第一纵波 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动力学特性具有“低频共 振、高频衰减”现象。 7、实验——R35岩石测定(Winland) 油气检测技术及实例效果 油气检测技术及实例效果 结 束 语 2、无井资料的新区的油气检测流程 地震资料 层位解释 油气检测 地震属性 沉积、构造研究 沉积研究成果 构造研究成果 信息融合 综合研究成果 含油气性解释 各向异 性检测 3、有少量井资料的探区的油气检测流程 地震资料 层位解释 油气检测 地震属性 沉积、构造研究 综合研究成果 含油气性解释 测井资料 波阻抗反演 声波、密度曲线 各种测井曲线 FBR反演 信息融合 各向异 性检测 4、勘探程度高或开发的地区的油气检测流程 地震资料 层位解释 油气检测 地震属性 沉积、构造研究 综合研究成果 含油气性解释 测井资料 波阻抗反演 声波、密度曲线 各种测井曲线 FBR反演 信息融合 各向异 性检测 岩心测定 敏感性分析 油气动态 一、前言 二、油气检测原理简介 三、油气检测流程 四、实例效果分析 1.川西北盐井沟 ——三角洲砂体的油气检测 四、实例效果分析 Yq1井产气层 顶界面时间图 Yan1井虽然位 于构造最高部位,但与另外几口井一样,也只有微弱的 气显示。而位于构造相对低部位的Yq1井却日产气1.04万方。 日产气1.04万方 从振幅图上看 不到产气井和 非产气井有明 显的区别。规 律性不明显。 产气砂岩的 均方根振幅图 虽然神经网络聚类分析技术可以将产气井和非产气井分开,但仍不能给井以外的某些类别区赋予意义,比如右上方浅兰色的区域。 神经网络聚类分析结果 ? 油气检测结果平面图,yq1井位于有利区范围内,其它不产气井位于无油气区。右上方显示为面积更大的有利区。图上显示了连接已钻井和新目标的一条剖面的位置 yq_1 yq_3 yan_2 yan_1 预测新目标 yq_1井是产气井,其它井只有微弱的气显示。实钻结果与检测结果是 吻合的。剖面右侧显示的较大范围的红色区域,预示那 里将可能是一个大的含气区,单井日产量应该比yq_1井要高。 连接已钻井和新目标的一条剖面 大断层 大断层 裂隙发育区 各向异性检测结果显示北部的新目标区裂隙更为发育。yq_1井位于一个裂隙相对发育区。 2.新疆轮南 —奥陶系风化壳的油气检测 四、实例效果分析 奥陶系风化壳顶界面的时间图,ln30为本区的一口高产井 奥陶系风化壳油气检测结果 各向异性裂隙检测结果 任意线位置 任意线检测结果 3.塔中12井区 —志留系砂岩储层的油气检测 四、实例效果分析 Tz122 Tz12 Tz121 Tz50 Tz80 志留系顶界面 时间图,有5口 井都打在了构 造较高部位。 tz122和tz80井 为空井,其它 三口井产量较 低 。 L1 L2 志留系的油气 检测结果,两 口空井不在油 气有利区。 志留系顶界 L1剖面上显示的检测结果 志留系顶界 L1剖面上显示的检测结果 4.四川邛西地区(二维) —三叠系砂岩储层的油气检测 四、实例效果分析 D4 D5 QX6 四川邛西地区二维线检测结果 D4井日产气 7000余方; D5井只产水; QX6井日产气 27万余方, 日产水130方。 5.吉林英台东 四、实例效果分析 H3反射层时间图 Y201和 Y128是 空井。 * 一、前言 二、油气检测原理简介 三、油气检测流程 四、实例效果分析 一、前言 长期以来,要确定一口井位,首先寻找圈闭(构造或岩性),然后依靠地质、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圈闭的含有油气性,再决定是否上钻。那么我们能否尝试应用地球物理方法为地质家提供分析含油气性的手段呢? 曾经有一些烃类检测技术、神经网络技术等,但是应用效果不尽满意,没有在多个探区见到效果。 我们通过理论研究、数值模拟和实验,发 现岩层中含有流体时为双相介质,即固相的具 有储集空间的岩石骨架和流相的油、气、水。 并不是单相介质,但目前的地震勘探理论是建 立在单相介质波阻抗褶积模型基础之上的,即 把岩石骨架和所充注的不同流体等效成单一介 质的速度和密度(或波阻抗)。 一、前言 研究双相介质的理论是Biot理论。 Biot理论认为,当地震波穿过具有连通 储集空间的地层时,固相和流相之间会产生 相对位移并且发生相互作用,会产生第二纵波。第二纵波速度比第一纵波的要慢,且引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_CNHAW 0011-2024 干眼诊疗中心分级建设要求.pdf
- 2025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770题) .pdf
- ANSYS CFD-Post使用细节说明.pdf VIP
- 小学生阅读能力测试表.pdf
- 街头女郎玛吉.pdf
-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现状及改进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5年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docx VIP
- 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0《声音的传播》教学设计.pdf VIP
-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复习(压轴60题19大考点)-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苏科版)(解析版).docx
- 2025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