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人体寄生虫学总论INTRODUCTION OF PARASITOLGY;本课学习内容;一、相关定义;二、蠕虫分类;线虫概述;一、线虫成虫主要特征; 1、体壁(body wall):
由角皮层、角皮下层和纵肌层三层结构组成。
角皮层由皮下层合胞体细胞分泌物形成,无细胞结构,含蛋白质(角蛋白、胶原蛋白)、碳水化合物及少量类脂等化学成分,以及某些酶类,具有代谢活性。角皮层覆盖体表,具有弹性,是虫体保护层。角皮层还可以形成包括唇瓣和交合伞等结构,参与虫体感觉、运动、附着和交配等生理活动。 ;(三)消化系统:
线虫具有完全的消化系统,其组成:包括口-咽-中肠-直肠-肛门。;(四)生殖系统:
线虫为雌雄异体,其生殖系统为管状结构。
雄虫:单管型;
雌虫:双管型(旋毛虫除外)。;多为直接发育型,不需要中间宿主。
其发育过程:虫卵-幼虫-成虫。
幼虫在发育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具有蜕皮现象。;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主要教学内容;主要教学要求
1、掌握蛔虫成虫与虫卵的形态特征。
2、掌握蛔虫生活史、致病及病原学诊断方法。
3、了解蛔虫感染的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概 述; 蛔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温暖、潮湿和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人群感染率较高。估计全世界蛔虫感染人数约为13亿,每年约有2万人死于蛔虫病。
2005年全国寄生虫病人群感染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人群蛔虫感染率是12.72%,推算全国有蛔虫感染者8593万人。
目前,我国蛔虫病流行特点:
1、儿童感染高于成人;
2、农村感染高于城市;
3、5~14岁儿童为感染高发人群。;一、形 态;蛔虫成虫在肠腔;(1)形状:圆柱形,头端尖细,形似蚯蚓,故称似蚓蛔线虫。
(2)颜色:活时肉红色,固定后灰白色。;(3)雌雄虫区别、大小及尾端结构:
蛔虫是人体中最大的寄生线虫。
雌虫:20~35cm×0.3~0.6cm,尾尖直。
雄虫:15~31cm×0.2~0.4cm,尾略向腹面弯曲,具2根 交合刺。;雄虫交合刺;(4)重要体表结构:
1)体表光滑,具细小横纹。
2)具有4条纵线,似两侧侧线明显。; 蛔虫唇瓣;???虫卵示意图;;受精蛔虫卵和未受精蛔虫卵Unfertilized and Fertilized Eggs;受精蛔虫卵; 未受精蛔虫卵;感染期蛔虫卵;感染性蛔虫卵; Larva hatching from an egg;脱蛋白膜蛔虫卵;与钩虫卵区别;二、生活史;;1、宿主关系:土源性蠕虫
终宿主——人
2、感染阶段和感染途径:感染期蛔虫卵;经口途径感染。
3、体内移行:需经心肺移行,在肺部停留10余天。
4、寄生部位(成虫):小肠
异位寄生部位:甲状腺、脾、脑、肾等。
5、营养来源:半消化食物。
6、寿命:1年左右。
7、产卵量:约24万个左右/雌虫/日。;三、致 病?;(一)幼 虫 致 病?;;(二)成 虫 致 病;3、并发症:
(1)病因:
蛔虫具“钻孔”习性所致。
(2)诱因:
发热、麻醉和食入辛辣食物,以及不适当的驱虫药物治疗等因素刺激。
(3)类型:(1)胆道蛔虫症
(2)蛔虫性胰腺炎、阑尾炎
(3)肠梗阻等。;胆 道 蛔 虫 症;Ascaris in intestine;Ascaris_Removal_Duodenum;Ascaris_In_Colon;肠 梗 阻?;蛔虫性肠穿孔 ;蛔虫性肠梗阻患者病理标本 ;; A large mass of Ascaris;四、实验诊断;粪便直接涂片法;蛔虫分布广感染率高的原因;五、流行及防治;(三)防 治 原 则;Ascaris In Mouth and Nos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