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学课件课件PPT医学培训课件教育资源教材讲义
医 案 六 则; 医案是医生诊治疾病的书面记录。中医医案始见于《史记》中西汉名医淳于意传,时称“诊籍”。 ; 亦叫“脉案”。旨在介绍临床经验、心得和教训,以此启发、指导或告戒读者。大都以叙事为主,兼夹议论。详于理法方药的分析,关键细节的描述,诊治过程中医者、病家、旁人的思考过程和矛盾冲突等,较生动。
——注重介绍临证心得经验;
;(一)
齊王侍醫遂病,自練五石服之。臣意往過之。遂謂意曰:“不肖有病,幸診遂也。”臣意即診之,告曰:“公病中熱。論曰:‘中熱不溲者,不可服五石。’石之爲藥精悍,公服之不得數溲,亟勿服,色將發臃。”遂曰:“扁鵲曰:‘陰石以治陰病,陽石以治陽病。’夫藥石者,有陰陽水火之齊。故中熱,即;爲陰石柔齊治之;中寒,即爲陽石剛齊治之。”臣意曰:“公所論遠矣。扁鵲雖言若是,然必審診,起度量,立規矩,稱權衡,合色脈、表裏、有餘不足、順逆之法,參其人動靜與息相應,乃可以論。論曰:‘陽疾處內、陰形應外者,不加悍藥及鑱石。’夫悍藥入中,則邪氣辟矣,而宛氣愈深。診法曰:‘二陰應外、一陽接內者,不可以剛藥。’剛藥入則動陽,陰病益衰,陽病益著,邪氣流行,爲重困於俞,忿發;爲疽。”意告之後百餘日,果爲疽發乳,上入缺盆,死。此謂論之大體也,必有經紀。拙工有一不習,文理陰陽失矣。
(二)
昔有鄉人丘生者病傷寒,予爲診視。發熱頭疼煩渴,脈雖浮數而無力,尺以下遲而弱。予曰:雖屬麻黃證,而尺遲弱。仲景云:尺中遲者,榮氣不足,血氣微少,未可發汗。予於建中湯加當歸、黃芪令飲。翌日脈尚爾,其家煎迫,日夜;督發汗藥,言幾不遜矣。予忍之,但只用建中調榮而已。至五日尺部方應。遂投麻黃湯,啜第二服,發狂,須臾稍定,略睡,已得汗矣。信知此事是難是難。仲景雖云不避晨夜,即宜便治,醫者亦須顧其表裏虛實,待其時日。若不循次第,暫時得安,虧損五臟,以促壽限,何足貴也!《南史》記范雲初爲梁武帝屬官。武帝將有九錫之命,有旦夕矣。雲忽感傷寒之疾,恐不得預慶事,召徐文伯診視,以實懇之;曰:???可便得愈乎?”文伯曰:“便差甚易。政恐二年後不復起矣。”雲曰:“朝聞道,夕死猶可,況二年乎!”文伯以火燒地,布桃葉,設席,置雲於上。頃刻汗解,撲以溫粉。翌日果愈。雲甚喜。文伯曰:“不足喜也。”後二年果卒。夫取汗先期,尚促壽限,況不顧表裏,不待時日,便欲速效乎?每見病家不耐,病未三四日,晝夜促汗,醫者隨情順意,鮮不敗事。故予書此爲醫者之戒。 ;(三)
葉先生名儀,嘗與丹溪俱從白雲許先生學。其記病云:
歲癸酉秋八月,予病滯下,痛作,絕不食飲。既而困憊,不能起床,乃以衽席及薦闕其中,而聽其自下焉。時朱彥修氏客城中,以友生之好,日過視予,飲予藥,但日服而病日增。朋游譁然議之,彥修弗顧也。浹旬病益甚,痰窒咽如絮,呻吟亘晝夜。私自虞,與二子訣,二子哭,道路相傳謂予死矣。;彥修聞之,曰:“吁!此必傳者之妄也。”翌日天甫明,來視予脈,煮小承氣湯飲予。藥下咽,覺所苦者自上下,凡一再行,意泠然,越日遂進粥,漸愈。
朋游因問彥修治法。答曰:“前診氣口脈虛,形雖實而面黃稍白。此由平素與人接言多,多言者中氣虛,又其人務竟已事,恒失之饑而傷於飽,傷於飽,其流爲積,積之久爲此證。夫滯下之病,謂宜去其舊而新是圖,而我顧投以參.;术、陳皮、芍藥等補劑十餘貼,安得不日以劇?然非此浹旬之補,豈能當此兩貼承氣哉?故先補完胃氣之傷,而後去其積,則一旦霍然矣。”衆乃斂袵而服。
(四)
不肖體素豐,多火善渴,雖盛寒,床頭必置茗碗,或一夕盡數甌,又時苦喘急。質之先生,爲言此屬鬱火證,常令服茱連丸,無恙也。丁巳之夏,避暑檀州,酷甚,朝夕坐冰盤間,或飲冷香薷湯,自;負清暑良劑。孟秋痢大作,初三晝夜下百許次,紅白相雜,絕無渣滓,腹脹悶,絞痛不可言。或謂宜下以大黃,先生弗顧也,竟用參、术、薑、桂漸愈。猶白積不止,服感應丸而痊。後少嘗蟹螯,復瀉下委頓,仍服八味湯及補劑中重加薑、桂而愈。夫一身歷一歲間耳,黃連苦茗,曩不輟口,而今病以純熱瘥。向非先生,或投大黃涼藥下之,不知竟作何狀。又病室孕時,喘逆不眠,用逍遙散立安,又患便;血不止,服補中黑薑立斷,不再劑。種種奇妙,未易殫述。噫!先生隔垣見人,何必飲上池水哉?聞之善贈人者以言,其永矢勿諼者亦以言。不肖侏儒未足爲先生重,竊以識明德云爾。
四明弟子徐陽泰頓首書狀。
(五)
沈明生治孫子南媳,賦質瘦薄,脈息遲微,春末患吐红。以爲脾虛不能攝血,投歸脾數劑而止。慮後復作,索丸方調理,仍以歸脾;料合大造丸數味與之。復四五日後,偶值一知醫者談及,乃駭曰:“諸見血爲熱,惡可用參、耆、河車溫補耶?血雖止,不日當復來矣。”延診,因亟令停服,進以花粉、知母之屬。五六劑後,血忽大來,勢甚危篤。此友遂斂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