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陶瓷复习内容
古代陶瓷复习内容
零 绪论:
《格古要论》:明代曹昭著,是明代鉴别古物的著作共13个专论,每个专论为一专篇,其中古窑器专论对古代陶瓷研究极为重要。该书成于明洪武21年(1388年),当时古物买卖行业兴起,形成专卖店,故需要辨别真伪好坏的知识,此书应运而生。古窑器专论中列举了14座瓷窑,以每窑为题名,描述了其所属地区及瓷器特征。清乾隆三十年此书收入《四库全书》。明代王佐对此书进行增补,是为《新增格古要论》
《陶记》:南宋蒋祈著,中国最早的陶瓷专著。成书时期有南宋、元两说,以南宋说为主。该书仅有1000余字,但内容丰富,详细介绍了南宋时景德镇制瓷手工业的状况,如原料、配釉、装烧、交易以及税收等多个方面并探讨了瓷器质量及地位的问题,是研究南宋及景德镇制瓷手工业的重要文献。
《中国陶瓷史》:当代中国陶瓷研究的著作,中国硅酸盐学会编著,文物出版社1982年出版。该书是中国陶瓷业发展历程方面的重要著作,但其资料多来源于考古资料,需要补充,且不断出现的新材料冲击着书中的一些旧观点。该书体例也不统一,存在着较多问题,但由于目前没有其他书籍能够替代,因此该书仍对研究中国陶瓷手工业有着较大影响。
《中国科技史·陶瓷卷》:李家治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中陶瓷技术的著作,介绍了从新时期至明清陶瓷技术的发展及成就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内容可靠,为研究中国陶瓷发展的重要著作。
一 陶器
唐三彩:中国唐代的特殊陶器,以绚丽灿烂的釉而闻名。唐三彩属釉陶,将三种或三种以上颜色的釉施在一件陶器上,即三彩器。“三彩”为多彩之意。唐三彩出现于唐高宗时期,并迅速发展起来,器型也逐渐多样化。武则天时期出现三彩俑和动物。至玄宗开元时三彩器发展至鼎盛,此后衰落。
唐三彩是在汉代釉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有于其明显不同。唐三彩的制作工艺大致分以下几个步骤:
制作唐三彩的原料为泥土或含瓷土量高的粘土,少部分为陶土。加工精细,且原料中各种成分比例较为合理,因此其稳定性、可塑性高于一般陶器。
三彩器的成型以轮制或模制为主,也有手制与其相结合,造型精致,十分逼真。
三彩器的釉属于铅釉系统,以铅为助溶剂,成色剂有铜、铁、钴、锰,以铜低温氧化为绿色,铁为黑,黄,黄褐色,钴为蓝色,锰与铁效果接近。铅在烧制的过程中流动性较大,着色剂随之流动,因此烧成后色彩十分斑斓。
唐三彩烧制为两次烧成,这是其独到之处。第一次是素烧(烧胎),温度在1000—1500度,烧好后施釉再烧第二次,温度为800度左右低温烘烧。
三彩俑的脸上不施釉,烧成后需要开相,再进行装饰。
唐三彩的装饰一般以釉做装饰,也有些用花纹与釉结合。
唐三彩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雕塑和釉色两个方面。唐三彩的造型以丰满浑厚见长,同时也揉进了清新秀柔。其雕塑手法洗练明快,写实为主,重在摄神。俑刻画得道貌岸然,表情肃谨。在动物中,以骏马和骆驼最出色,其比例准确,线条流畅。唐三彩的铅釉釉色独特。釉料中含大量氧化铅作为熔剂,其高温时粘度低,烧成时易流淌。工匠们吸收了染织等工艺的技术,创造了梅花点等上釉手法,一件器物上红、白、绿、蓝等釉色交错施点,经烧制后各色釉互相渗融,浓淡相间,淋漓斑驳。同时铅釉使釉面光亮度增强,色彩更加晶莹玉润。从陶器向瓷器的质变,标志之一就是在瓷胎上施釉。。不断发展,质地越来越纯净,色彩也越来越青翠。到了唐代,浙江越窑烧制的青瓷器,已经炉火纯青。北朝期开始出现白釉瓷器。起初的白瓷釉并不纯净,釉色中泛有青灰。到唐代,河北的邢窑烧造出如银似雪的白瓷,真正出现了一个可以与青瓷相抗衡的瓷器新品种。这个时期,以越窑为代表的南方窑场主要烧造青瓷产品,而以邢窑为中心的北方窑场则擅长烧制白瓷。南青北白两大色彩,正是当时中国瓷器生产局面的形象概括。M,窑床坡度10度,前段倾角23度,中段22度,最后19度。
唐代窑址,水平长20.8m,斜长21.62m,宽1.9—1.95m。坡度10、18、24、17。
装烧?
宋元:窑身普遍加长,建窑斜长可达135.6m。水平高差大。自然抽力增大,窑内各部分烧成气氛、温度难以控制,修建费工、费力,形制从而改变。
·窑床砌成阶梯状,火焰流速减慢。
·炉砌成弯曲状
·窑室内砌筑多道挡火墙。下面有排烟孔,各小室相连。
“分室龙窑”:元代德化屈斗宫遗址,长57.1m,共17道挡火墙,18个小室。
·平面呈束腰状葫芦形。
有烟囱、前室、后室、窑门、火塘。景德镇最早出现。
北宋中期定窑发明“支圈覆烧”工艺,南宋中期景德镇开始使用。最多可达32in1,下有底座,上有盖,周围用支圈叠摞,以薄瓷泥密封。提高了密度、产量、降低成本,节省原料。可以烧造同型号产品,利于批量生产。
问题:口沿不能有釉----“芒口”,使用不方便;
一次性窑具,对原料要求高,耗损严重
元代后基本废除。
明清:葫芦形窑,明中期较元明前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PEP五升六英语综合试卷.docx VIP
- 2025内蒙古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天骄航空有限公司招聘2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产品设计材料及工艺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转基因育种技术.ppt VIP
- 2025内蒙古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天骄航空有限公司招聘2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3年宁波市江北区事业单位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地基及基础处理工程监理实施细则(标准范本).pdf VIP
- 2025内蒙古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天骄航空有限公司招聘2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三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模块一项目二任务四配合医务人员对急救老年人安全转运.pptx VIP
- 2023年宁波市江北区事业单位笔试真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