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综合测试.doc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综合测试.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综合测试.doc

《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综合测试 (本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34小题共51分) 近现代中国人民经过艰苦斗争,不断收复被破坏的主权。依据所学内容,回答1-4题 1.到1927年为止,中国人民从帝国主义手中收回过的权益包括 ①领事裁判权 ②部分租界 ③部分租借地  ④部分铁路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 2.抗日战争时期,英美宣布废除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具有巩固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目的 B.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C.中国司法主权得到完全的恢复 D.是国民政府对外政策的重要成果 3.新中国成立初,尚有部分领土主权没有立即收回,当时主要是因为 A.中国海军力量不够强大 B.为争取资本主义国家的承认 C.为打破美国的孤立封锁 D.尊重被占地区的历史与现实 4.1997年香港回归最重大的历史意义在于 A.洗雪了百年国耻 B.完成祖国统一的重要一步 C.开创了香港历史新纪元 D.实现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指出:从现在起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据相关知识回答5—10题 5.党的工作中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从根本上说是 A.要实现夺取城市的最终目标 B.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需要 C.走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必然结果 D.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然要求 6.建国初,政府掌握城市经济命脉最主要是通过 A.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B.稳定物价 C.统一财经 C.调整工商业 7.过渡时期,政府对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三反运动 ②五反运动 ③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④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A.①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④ 8.五六十年代,中国工业化的特点不包括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工业化推动农业实现机械化 C.突出国防工业的地位 D.国营经济是工业化的主导 9.改革开放后,对城市经济的改革措施包括 ①实行多种所有制经济 ②实行间接管理和宏观调控 ③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结合 ④优先发展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10.新中国成以来采取的措施,对工业化发展起积极作用的包括 ①工矿企业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 ②“一五”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③大跃进“以钢为纲” ④改革开放发展乡镇企业 A.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 D.②④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和建设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依据相关知识,回答11—15题 11.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时期提出的土地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 A.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B.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C.维护了农民的基本利益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12.从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建国初土地改革采取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其实质是 A.通过保存富农经济稳定民族资产阶级 B.团结农民的大多数,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 C.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生产的恢复发展 D.保留生产关系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部分,以利农村生产的恢复发展 13.建国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农民迫切要求实现农业合作化 B.小农经济不符合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 C.小农经济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 D.要实现社会主义,必须消灭私有 14.人民公社运动一大二公的错误在于 A.违反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 B.错误估计了阶级斗争的严重性 C.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D.生产关系变革超越了生产力水平 15.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最高形式 B.适应了当时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改变了中国农村土地所有制 D.形成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经营模式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战胜了种种困难和挫折,终于取得了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巨大成就。据相关知识回答16— 16.下列关于“八七”会议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A.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B.确定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C.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D.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方针 17.遵义会议标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