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揭阳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历史).doc
揭阳第一中学——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考
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分,共40分。只有一项符合题。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觐见周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王位世袭制
A.汉高祖 B.唐高祖 C.宋高宗 D.明太祖
3.《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这一法典的产生源自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 B.奴隶反对奴隶主的斗争
C.罗马帝国的对外扩张 D.贵族反对教皇的斗争
4.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
5.162年前,有一本在当时并不起眼的小册子出版了,它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本小册子是
A.《人权宣言》 B.《共产党宣言》 C.《劳动者》 D.《资本论》
6.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十月革命 C.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D.巴黎公社台湾人民发布檄文,抗议示威“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誓与台湾共存亡。这种悲壮情景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中法新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10.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反帝反封建为目标 B.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
C.1945年取得基本胜利 D.领导阶级是民族资产阶级
11.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意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严格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调整生产关系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顶上飘扬的苏联镰刀和锤子国旗徐徐下降;一面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旗升上克里姆林宫。这反映了
A.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 B.苏联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俄罗斯失去世界大国地位1971年10月25日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建交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新中国的成立
15. 铁犁牛耕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它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A.商朝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
16.青铜器铸造的繁荣时期出现于
A.夏朝 B. 商周时期 C. 秦汉时期 D. 隋唐时期
17.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但是到了近代,在北美洲,大洋洲,白种人成为了当地的主要居民,造成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欧洲的殖民扩张 B.土著居民的减少C.种族之间通婚 D.大量战争移民第一次工业革命丰富了英国伦敦棉纺织业老板理查德的生活,在当时他可以
A.在电灯下分析企业经济数据 B.驾驶汽车欣赏伦敦的夜景
C.搭乘火车外出考察 D.使用有线电话谈生意
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
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
接诱发1929一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是
A.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B.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C.社会各阶层与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 D.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
21.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这一政策的理论依据来自
A.杜鲁门 B.丘吉尔 C.凯恩斯 D.马歇尔
22.列宁后来说过:余粮收集制不是理想,而是一种痛苦和可悲的需要。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余粮收集制能暂时增加粮食的来源 B.收集制在当时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C.余粮收集制严重侵犯了农民的利益 D.余粮收集制对保证内战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A.1949年 B.1956年 C.1966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