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例1管状横梁2纵梁3加强梁4元宝梁5槽形梁6背靠背梁7鞍座连接.PPT

图例1管状横梁2纵梁3加强梁4元宝梁5槽形梁6背靠背梁7鞍座连接.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例1管状横梁2纵梁3加强梁4元宝梁5槽形梁6背靠背梁7鞍座连接

车架设计规范培训教程 4、车架纵梁孔位布置设计 1)安装固定孔、线束孔:φ9、φ11、φ13、φ15、φ17、φ19、φ21 2)过线孔、工艺孔:φ35、φ45、φ50、50X70;同一车架上孔径大于23mm的种类不能大于5种 4.1、孔径大小尺寸要求 1)工艺孔按φ35、φ45、φ55三种规格执行 2)工艺孔应布置在纵梁腹面中部,孔中心距上、下翼面距离一般应大于80mm 3)在车架主要受力点部位如板簧支架、发动机支架等周围不允许布置工艺孔 4)平衡轴中心前后150mm距离范围内不得布置工艺孔 5)两个工艺孔不能布置距离太近,两工艺孔中心最小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0mm 4.2、车架纵梁工艺孔(过线孔)的布置设计 车架设计规范培训教程 1)落料孔边缘到工件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5mm;对于承载弯扭力较大的横梁(如牵引车的第一横梁)等,落料孔边缘到工件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5mm 2)应尽量避开在斜面处、转折圆角处布孔 3)孔距周围侧臂或周围零部件之间的距离应否满足铆钳和搬手的铆接和紧固最小工作距离要求,通常孔中心至孔周围侧臂或周围零部件距离应大于铆钳杆半径或套筒搬手的套筒半径。 4)在安装横梁部位要留出足够的位置,以便不使:(1)铆钉、螺栓和横梁干涉;(2)铆钳、搬手和横梁干涉。 4.3、孔位工艺性布置要求 针对平衡轴横梁上的孔位必须 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落料孔边缘到工件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5mm 2、推力杆支座连接铆钉孔周围最好不要布置各种用孔 车架设计规范培训教程 4.4、车架纵梁铆钉孔位的布置设计 雄狮、神舟、昆仑 Ⅰ、Ⅱ号 雄狮、神舟、昆仑 Ⅲ、Ⅳ号 奇兵系列 1 铆钉规格 φ14、φ16 φ12、φ14、φ16 φ10、φ12、φ14 2 铆钉孔位布置 1、上下2排布置距上下翼面距离50~70mm 2、铆钉间距150~300mm 3 平衡轴上下连接板铆钉布置 上下连接板各采用2-3排布置,距上翼面距离50~70mm,2排铆钉上下间距30~70,见下图 上下2排铆钉在纵向应成应交错布置,间距50~150mm,见下图 注:图中给出尺寸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调整 车架设计规范培训教程 4.5、车架纵梁管线孔的布置设计 管线孔布置图: 车型系列 车架纵梁断面高度(mm) 距上、下翼面距离 (mm) 纵向孔距离 b(mm) 管线孔径 雄狮、神舟、昆仑Ⅰ、Ⅱ号 243 c=120 300~400 φ9,φ11 280 c=140 320 a=80或c=160 雄狮、神舟、昆仑Ⅲ、Ⅳ号 280 a=80 300~400 φ9,φ11 320 a=90 奇兵系列 193 a=50 300~400 φ9,φ11 206 a=60 232 a=60 250 a=60 注:1)、管线孔布置一般在纵梁腹面设置为上、下两排,距上、下翼面等距离布置 2)、布置时应注意避让支架、横梁、铆钉等。 3)、表中尺寸可根据设计需要进行适当调整 车架设计规范培训教程 4.6、铆接工艺性要求规范 管线孔布置图: 雄狮、神舟、昆仑 Ⅰ、Ⅱ号 雄狮、神舟、昆仑 Ⅲ、Ⅳ号 奇兵系列 铆钉规格 φ14、φ16 φ12、φ14、φ16 φ10、φ12、φ14 铆钉标准号 Q450 铆钉材料 ML10或ML15 铆钉长度(mm) L=1.1Σδ+1.4d(按铆钉的标准长度值圆整) (δ—被联接件总厚度;d—铆钉直径) 孔中心到弯曲边的最小距离,mm d=10时,a≥20;d=12时,a≥24;d=14时,a≥26;d=16时,a≥28 (d —铆钉直径;a—铆钉孔中心到弯曲边的最小距离) 铆钳空间位置要求 工件设计或布置铆钉位置时,要考虑工件本身以及与其连接件的空间尺寸位置是否可以实现铆接,也就是说是否满足铆钳铆接所需求的空间。 车架设计规范培训教程 4.7、零部件冲压成型工艺性要求规范 管线孔布置图: 对于压弯成型件,为保证材料外层纤维组织不发生裂纹,其成型内圆角半径应大于其材料允许的最小压弯半径。弯曲成型件最小压弯半径(内圆角半径R)按下表执行 1 冲压件形状应尽量简单规则和对称,以节省原材料,减少制造工序,降低模具成本提高模具寿命,降低工件成本。 2 形状复杂拉伸拉深度太大的冲压件,可以考虑先形成简单冲压件再连接的方法 3 4 对平板冲孔件,其孔距外边距、两孔间距应大于或等于板料厚的1.5倍 5 拉伸件底部圆角半径一般为料厚的3-5倍,其最小不得小于板料厚;拉深件凸缘圆角半径应为料厚的5-8倍,其最小不得小于料厚的2倍。 序号 成型件材料 压弯线与轧制纹垂直 最小压弯半径R 压弯线与轧制纹平行 最小压弯半径R 1 510L、610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