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啸对两岸金融发展暨台商的冲击与挑战57.pptVIP

金融海啸对两岸金融发展暨台商的冲击与挑战57.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融海啸对两岸金融发展暨台商的冲击与挑战57

金融海嘯對兩岸金融發展暨台商的衝擊與挑戰 李正福 博士 財團法人亞太金融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 美國羅格斯大學財務金融講座教授 國立交通大學財務金融兼任講座教授 Editor, 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 Editor, Review of Pacific Basin Financial Markets and Policies Outline 前言 金融海嘯之序幕及起因 房貸證券化及其隱含的問題 3.1 風險重新組裝 3.2 違約風險增加 3.3 分離之法人主體 4. 金融海嘯對兩岸金融的影響 4.1 金融海嘯對臺灣金融的影響 4.2 金融海嘯對大陸金融的影響 5. 政府應採取的對策 5.1 政府部門 5.2 中央銀行 5.3 金融業者 5.4 台商之經營策略 6. 結論 金融海嘯序幕 次級房貸2007/7: (台灣股市萬點夢滅) 貝爾斯登:美聯準會安排摩根史丹利併購-2008.8.1 二房(房利美及房地美)事件:美政府保證 雷曼兄弟: 宣告破產 (爭論點)-2008.9.15 美國7000億元救市方案: 其他各國跟進 3 金融海嘯的起因 4 次級房貸:導因(“Trigger”- Saint Louis FED )? 華爾街(肥貓 /過街老鼠)貪婪 “Our economy is badly weakened, a consequence of greed and irresponsibility on the part of some….”-Obama. 葛老缺口:寬鬆的貨幣政策 S 金融創新:金融資產證券化 信評機構不盡責:利益衝突 金融監督鬆散 W 投資銀行的角色 A 會計準則(Mark to Market):雪上加霜 G 金融全球化:熱錢亂竄-Asian (Chinese) saving vs Western (American) borrowing 葛老缺口: 眾人:千錯萬錯都是葛老的錯 葛老:但是弗利曼說我做得不錯 Finger-pointing John Taylor:聯準會[未依Taylor 法則],採行低利率政策所致 Paul Krugman: I would blame Alan Greenspan and Phil Gramm. 葛老:傻瓜, 問題在全球儲蓄氾濫 (Global Saving Glut)! 聯準會降的是短率 近年來短率與長率(房貸利率)有失婚Decoupling現象 全球儲蓄氾濫導致長率下降與房市泡沫:Asian (Chinese) Saving vs Western (American) borrowing 5 3.房貸證券化及其隱含的問題 3.1 風險重新組裝 3.2 違約風險增加 3.3 分離之法人主體 3.房貸證券化 資產證券化(assets securitization)始於1970年代,第一項被拿來證券化的資產就是房屋貸款。房屋貸款抵押的房屋抵押貸款證券化(mortgage-backed security or MBS),債權的創始機構(originator)通常是零售銀行或貸款公司,因放款給購屋者而產生債權。該債權隨之被賣給扮演Sponsor角色的投資銀行,負責將購自各銀行性質類似的債權轉入一信託機構(trust),成為一放款組群(loan pool),再依據其風險及收益加以分類、切割、信用加強、重新包裝等程序,轉換成小單位證券售予投資人,主要包括商業銀行、投資銀行、保險公司、退休基金、避險基金、校務基金等。 此一流程令銀行無須持有貸款至到期為止,故可將利率及信用風險轉嫁出去,並挪出更多資金擴大放貸。借貸者較易申貸且借款成本也相較為低,投資人的投資標的增多則有助於分散其投資組合之風險。由於集合諸多銀行之債權再加以重組包裝,產生規模經濟的效果,也可增進市場的流動性。房貸證券化這項金融創新產品對於創造債權的銀行(originator)、購屋人(borrower)、居間發行的券商(sponsor)及末端的投資機構(investor)都有好處。多年下來,其為市場完全接納,在次級市場的交易極為活絡,幾乎跟政府債券沒有兩樣。 3.房貸證券化 然而過去20年來,上述證券化觀念演變得十分複雜,所產生的第二代結構債將內含的風險分級而產生不同群組(tranches),各段群組對於抵押債權的現金流量有先後不同的請求權(claims)。請求權高的證券群組(high-priority or senior tranches)收益相對較低,適合注重安全性的投資人;請求權低的收益較高,則賣給風險承擔能力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