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政坛文场元帅盛唐清澹诗风先导--试析张九龄对唐诗发展的贡献.pdfVIP

开元政坛文场元帅盛唐清澹诗风先导--试析张九龄对唐诗发展的贡献.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 期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No.5 2014 年9 月 Journal of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 Editionn) Sep.2014 doi:10.3969/j.issn. 1007-5674.2014.05.001 开元政坛文场元帅 盛唐清澹诗风先导 ——试析张九龄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1 2 王树海 ,李谷乔 (1.吉林大学文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吉林财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摘 要] 张九龄是开元年间政坛、文坛领袖。作为盛唐早期的重要诗人,张九龄为后世树立了清澹含蓄的诗 歌风范;而作为盛唐最后一位贤相,张九龄奖掖、提携了很多具有非凡文学才能的有识之士。经他擢拔的文学后进, 如王维、孟浩然等,也因人事上的亲近,而在诗歌创作上受其影响。在唐诗发展史上,张九龄热情响应陈子昂的诗歌 革新主张,并以其卓著的创作实绩,彰显了积极的时代精神。可以说,张九龄是盛唐诗风的先行者。 [关键词] 张九龄;唐诗;盛唐诗风;先导;贡献 [中图分类号] I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7-5674(2014)05-0001-06 张九龄(678 -740) ,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一、盛唐“清雅澹远”诗歌意境的先导 开元盛世最后一位贤相,开元二十二年(734 )五月至 确切地讲,张九龄是盛唐早期的重要诗人,在情 ② 二十四年(736 )十一月,任中书令、集贤学士知院事、 思意蕴的开拓 、意境的营造以及白描、反衬等艺术 修国史,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政坛领袖兼文坛领 手法的运用等方面,他都为盛唐诗人树立了典范,因 袖。不过,由于张九龄一生的政绩太过辉煌,以致人 而,翁方纲评价说:“曲江公委婉深秀,远出燕、许诸 [1] 们往往将目光聚焦在他的政治作为上,而忽略了他 公之上,阮、陈而后,实推一人,不得以初唐论。”那 ① 的文学成就。建国以后的多部重要文学史专著 ,都没 么,张九龄是如何做到“委婉深秀”的呢?事实上,这 论及张九龄,这显然有失允当。事实上,张九龄曾因 主要归功于他善于营造清雅澹远的诗歌意境,具体 文思高妙、笔法精美而被唐玄宗激赏为“文场元帅”, 表现在两个方面: 对于这样一位盛唐早期当之无愧的政坛与文坛上的 其一,张九龄自觉追求情与景圆融的整体美,他 风云人物,我们是应该给予关注的。本文拟从三个 总能选取最具神韵的景物特征,浓缩个人最恰切的 方面探讨张九龄对唐诗发展的贡献,以就教于大方 情思,将一切无关的事物全都淘汰,尽最大可能让外 之家。 在景物与内心情感和谐起来。《望月怀远》就是这样 ① 这些重要的文学史专著有: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中国社科院.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 学出版社,1963;十三所高校合编.中国文学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9;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台静农.中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五本文学史,均未提及张九龄的诗歌创作情况。 ②与前代诗人相比,张九龄让山水诗容纳了更为丰富的情思意蕴,具体参见李谷乔.张九龄诗歌论稿[D].长春:吉林大学, 2005 。此处不赘述。 [收稿日期]2014 -07 -06 [作者简介]王树海(1950—),男,山东泰安人,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佛禅与中国文学;李谷乔 (1979—),女,吉林长春人,吉林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