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doc

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学毕业论文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

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体会 盆腔炎现代医学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1]。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慢性盆腔炎是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导致纤维组织增生,渗出增多形成粘连、积液或炎性包块。主要有下腹坠胀、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排便时及月经前后加重;月经量多、白带增多或异味时检查腹部有包块。盆腔炎有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或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临床以下腹疼痛,肛门、腰骶坠胀、白带增多、有异味、月经不调等临床表现为特点。王清等[2]认为与中医“妇人腹痛”、“痛经”、“带下”、“疒徵瘕”等病相参。认为从两方面论其病机:①中医识病机:女性胞宫、胞脉等重要脏器位于人体下焦,冲任督带通过经脉与五脏六腑相联系,以获取精微营养,籍以完成胞宫、胞脉、月经孕育等功能活动。当病邪经阴户侵袭并壅遏于胞宫、胞脉时,势必使胞脉之气血运行受阻,进而瘀滞不通,最终导致“瘀血”的产生。“不通则痛”而发为痛证这一主要症候。②解剖学解释:女性盆腔内2~3条静脉随1条同名动脉循行,大静脉之间有较大的吻合支形成分静脉丛,且生殖系统的静脉丛又与膀胱、直肠两系统的静脉丛相通。这种丰富复杂的循环特点为盆腔“瘀血”的形成提供了病理条件,尤其当盆腔感染发生时,盆腔组织瘀血水肿,盆腔静脉运行更加缓慢,最终导致瘀滞的产生。赵俊娟[3]研究提示:盆腔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即血液处于浓、粘、滞、凝的状态。李祖正[4]等认为该病是由于机体虚弱时,邪毒乘虚而入,留滞胞中,阻滞经脉,气血失和,久则气滞血瘀,蕴而化热,伤及任脉、带脉,发为带下,主要病机为湿热蕴结,瘀阻胞脉,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1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由于妇女经期产后血室正开而摄生不慎,或经期同房,或宫腔手术消毒不严等导致导致胞脉空虚,寒、湿、热之邪入侵胞宫、胞脉、胞络、冲任,阻滞气血而致。或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余邪未净,阻滞气机而致气滞血瘀,其主要病机为寒湿热夹瘀。正如《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中所云:“阴阳过度则伤胞络,风邪夹热乘虚而入胞中,损冲任之经……致令胞络之间秽液与血相兼,连带而下”。若病邪缠绵日久不愈,正气受损,邪实正虚,湿热瘀滞遏伏不去,而致慢性盆腔炎的发生。本病常因经期、产后胞脉空虚,或素禀不足,湿浊热毒乘虚而入,蕴结下焦。邪与血气相搏,阻滞胞脉,日久瘀化为热,热毒内炽而成。因此提出本病的病机为寒湿浊热毒内蕴胞宫,气滞血瘀。 正常月经系冲、任两脉气血通盛的表现,而冲、任二脉有受于肝、肾两脏的制约,冲、任受邪稍有不见肝、肾病状的。本病内因多为情志郁结或思虑日久,肝脾不调,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湿热内阻,热伤血络,以致湿热与瘀血互结,瘀阻冲任为患。 在临床治疗中发现,由于许多慢性盆腔疼痛的患者没有组织病理改变,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心理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慢性盆腔疼痛可能与情绪障碍,如抑郁、焦虑、性功能障碍等因素有着一定关联,所以在治疗本病时不应忽视心理的疏导作用。 综上所述慢性盆腔炎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湿热淤阻,寒湿凝滞,气滞血瘀,肝郁脾虚。其中正虚临床特征是以脾肾两虚为主,邪实内阻兼肝郁为辅尤为突出。气血瘀滞,不通则痛是该病的病因病机。盆腔疼痛的常见原因有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及盆腔腹膜炎,而慢性盆腔炎是引起疼痛的最常见原因。 2治法方药 慢性盆腔炎热、湿、寒瘀结证的治疗总以清热解毒利湿或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为法。清热可解毒、利湿,有利于祛邪解毒;温经、活血可散瘀通经,通则不痛。又因妇人以肝为本,以血为用,故临床治疗上要注意清利湿热、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同时兼顾平肝、柔肝治本之法,临床上常用内、外治法给药途径治疗。 慢性盆腔炎的辨证论治大体分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两亏、湿热蕴结四种证型。 2.1气滞血淤型:①下腹胀痛或刺痛、经期或劳累后加重;②带下量多;③月经不调、经色紫黑有块、淤块排出则腹痛减;④经前情志抑郁、乳房胀痛;⑤舌质紫黯或有淤斑、淤点,苔薄;⑥脉细弦治疗原则:舒肝解郁、活血理气。 用药血府逐瘀汤:当归15g、川芎10g、五灵脂10g、元胡10g、制香附10g、陈皮10g、川楝子10g、柴胡6g、益母草15g,中药内服每日一剂,水煎2次,分2次服。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51例,总有效率分别为96.0%。 2.2湿热淤阻型:①下腹隐痛或疼痛拒按、痛连腰骶,经行或劳累时加重;②带下量多、色黄、质黏稠、有臭气;③低热起伏;④胸闷纳呆或口干不欲饮;⑤小便黄赤、大便干结或不爽;⑥舌质红、苔黄腻;⑦脉弦数或弦滑。 治疗原则:清利湿热,活血化瘀 八正散[5]化裁车前子10g、瞿麦15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