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必修二模块)(新人教版 第81套)
新疆乌鲁木齐市兵团二中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
A. 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B.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C. 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D.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
9.下面各项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謇朝谇而夕替 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B.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C. 亦余心之所善兮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10.对下面各项中句式判断和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是一个判断句。在古汉语中,“者……也”表判断,有时“也”也可以单独表判断,如“环滁皆山也”。
B.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加点句也是判断句,“是”表判断,如“(吴)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C.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这是一个省略句。完整的表达应该是“采莲于南塘秋,莲花过于人头。”在古汉语中,后置的介词结构常常省去介词“于”,如“白露横(于)江”。
D.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加点句是一个被动句。古汉语中,常常用“见……于”“为……所”结构表被动,但也有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如本句即是。
1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都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櫂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B.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C. 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D. 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12.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氓》叙述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受虐到被弃的过程,感情悲愤,态度决绝,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的婚姻制度对女子的压迫和损害。
B.《采薇》写一位被遣戍边的兵士回家途中的所见所闻。“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四句,是诗中情景交融的名句。
C.《离骚》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抨击黑暗现实,表现了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D.《归园田居》是陶渊明怀揣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选择归隐山林的宣言书,流露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皈依田园,追求自由的生活理想。
二 阅读语段,完成13-15题(6分)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3.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拘束,放纵无拘地生活。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面对古人那些文章我总是感叹悲伤,可总是不能表达出来。
C.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译文)原先高兴的,转眼之间,已成为旧迹。
D.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译文)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
14.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义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15.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一部分文字,王羲之着眼“死生”二字行文。
B.本段段首,承上文“乐”字而来,谈“欣”,谈“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然后急转,谈得意总有尽头,人生总有尽头,从而逼出本文正题“死生”二字。
C.转入“死生”这一正题后,作者否定了在当时的士大夫中很有市场的庄子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很有积极意义。
D.文章结尾处,作者以旷达的话作结,有无穷逸趣。
三 阅读语段,回答16-18题。(10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3-2014学年八年级数学10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第6套).doc
- 2013-2014学年八年级数学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第15套).doc
- 2013-2014学年八年级数学10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第32套).doc
- 2013-2014学年八年级数学12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第39套).doc
- 2013-2014学年八年级数学9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第11套).doc
- 2013-2014学年八年级数学9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第14套).doc
- 2013-2014学年八年级数学9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第40套).doc
- 2013-2014学年八年级数学9月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 第43套).doc
- 2013-2014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开学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 第1套).doc
- 2013-2014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试题 (新人教版 第10套).doc
-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 第156套).doc
-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 第158套).doc
-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 第174套).doc
-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 第192套).doc
-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 第42套).doc
-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 第194套).doc
-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 第45套).doc
-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版 第89套).doc
-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第 104套).doc
- 2013-2014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120套).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