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319套).docVIP

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319套).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第319套)

邢台二中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科技考古热凸现人才瓶颈 (选自《 光明日报》,有删改) 1.对“科技考古”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在西方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今已有三代学者专注于此,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学术体系。 B.在我国起步较晚,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已在多个方面有所尝试,现在正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 C.利用现代科技分析古代遗存,取得丰富的“潜”信息,再结合考古学方法,探索人类的历史。 D.熟练运用科技手段分析考古现象,了解文化遗存的发掘整理工作及相关历史文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未知的遗迹和文物数量不可预计,但科技考古专业人员数量少,高学历者更少,且增长速度缓慢。 B.夏商周断代工程集中了考古、历史、天文、物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利用碳14测年等科技手段为远古的王朝编写大事记。 C.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吸引了更广泛领域内的研究者,共同探究中华文明在礼制、历法、技术等各个层面上文化的来源。 D.通过一位4000年前的格陵兰人保存于永久冰层中的头发,杨焕明教授提取出DNA序列,并将其与现代人类各人种的DNA序列相比较,终于为它找到了故乡。 3.根据原文,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我国目前从学科划分到教育体制都很难满足培养文化遗产研究综合型人才的需要。 B.现阶段的考古本科生均来自文科,科学素养薄弱,学习科技研究方法时存在很多困难。 C.进入考古领域,理科生也面临着不了解文化遗存的发掘整理工作及相关历史文献的困扰。 D.理科生进入考古领域深造和直接进入考古院所工作的人数少与研究机构的用人机制有关。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注】关:指山海关。魏忠贤:明末太监,弄权误国,崇祯登基后自缢而死。夺情:封建时代官员在服丧中因国事需要被国家要求停止服丧,继续为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金兵大入,京师 薄:迫近。 B.体仁之 衔:怀恨。 C.道周不焉 与:参与。 D.道周引祖制之抑:约束。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黄道周有政治远见的一组是(3分)() 魏忠贤用事,道周拂衣归 当发兵饷百万,道周独决其非策 即军中逮袁崇焕,究主者 臣故不自量,欲历疆场,观要害 簿书刀笔,非所以绳削天下之具也 有隙,自请出驻广信 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崇祯帝认为黄道周“性偏执”,不是能够挽救时局的人。黄道周最终死于郑芝龙的衔恨报复。 B.黄道周认为,如果不制止袁崇焕杀死毛文龙,就会使边关的形势变得更加危急,也就会更加让人痛心忧虑。 C.黄道周先后两次就治钱龙锡死罪上疏,结果都让皇帝十分震怒;虽然如此,钱龙锡最后却也成功得以减死。 D.黄道周从儒者的传统角度来审视时局,对皇上起用杨嗣昌、陈新甲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样将会贻笑于后世。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养兵多年,物力已殚。即杀一龙锡,无益于边计,徒隳士气,而伤大体。(5分) (2)道周儒者,念国家即乏人,奈何数以墨縗从事,贻后世笑,慨然思论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柳州开元寺夏雨 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沈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注释】 沈(沉)浮:遗失。田字:六朝名将李安民“面方如田,封侯状也”。 首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分) 尾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分) 心与手 [美]欧·亨利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男女主人公依次出场,只介绍人物的外貌神态,并不点明人物的具体身份,目的是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 B.这篇小说讲述的故事,情节曲折离奇,读后给人带来一种悬疑得到解决的刺激,这也是这篇小说最大的魅力。 C.欧·亨利的小说一般具有讽刺的味道,这篇小说实际上是在嘲笑这个罪犯装得像真警察一样,讽刺了装腔作势的人。 D.欧·亨利的这篇小说技巧性很强,埋下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you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