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福建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二文言文基础知识
板块二 文言文基础知识
高考常考120个文言实词
1.爱ài
①喜爱。晋陶渊明独爱菊。(《爱莲说》)
②热爱。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
③爱护。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④爱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六国论》)
⑤吝惜,舍不得。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过秦论》)
⑥通“(ài)”,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⑦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⑧亲爱的,心爱的。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柳毅传》)
奇思妙记语:“爱”在古代常有“吝啬,舍不得”的含义,“舍不得”自然就会“喜欢”并加以“爱护”。由“喜欢”可推出“亲爱的,心爱的”这一义项(如“爱女”)。
成语助记语:爱莫能助 爱屋及乌 节用爱民 爱不释手 爱毛反裘
楚人爱(宠爱)其子,虽爱(吝惜)钱财,于其子之求而无不应。其子成人,独爱(喜爱)菊,有陶氏之风,众人爱(爱慕)其高洁,称之。有人约其子茶亭相见,其子爱(通“”,隐藏)而不见。
2.安ān
①抚慰,安抚。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②安置,安放。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失街亭》)
③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④安适,使人安乐。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
⑤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安定。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⑦表反问,哪里、怎么。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⑧表疑问,哪里、哪儿。沛公安在?(《鸿门宴》)
奇思妙记语:“安”的本义即“安全、安定”,“安全”了就会感到“舒服、安逸”;后又引出其使动义“使……安定”,由此又可推出“安抚、安慰”等义项。
成语助记语:居安思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既来之,则安之 安之若素 安然无恙 安土重迁 安居乐业 安身立命
战国之际,诸侯欲觅安(安全)闲之地,得旦夕安(安稳)寝,常与邻国相安(安抚),以为无患。时有寇盗相侵,民不聊生,于是遣将去险远之地安(安置)军治寇,终败矣。逝者已矣,存者而今安(哪里)在哉?
3.被
bèi
①被??。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杨修之死》)
②覆盖。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③施加,施及。幸被齿发,何敢负德?(《柳毅传》)
④遭受,遇到。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荆轲刺秦王》)
⑤表示被动。妆成每被秋娘妒。(《琵琶行》)
pī
①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②披散,散开。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屈原列传》)
奇思妙记语:“被”的本义就是“被子”。“被子”不正是“覆盖”在身上用来取暖的吗?由“覆盖”义即可引申出“遭受”等义。另外,“被”也通“披”,有“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等含义,“穿”不也正是把衣服“覆盖”在身上吗?
成语助记语:被坚执锐 泽被后世 被发左衽 被褐怀珠 被甲枕戈 扇枕温被
屈原忠而被(表被动)谤,既黜,其思忧且幽。被(披散)发被(通“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氅行吟泽畔。虽大雪被(覆盖)衣,身被(遭受)十余创,犹不觉苦。
4.倍bèi
①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过秦论》)
②加倍。虽倍赏累罚而不免于乱。(《五蠹》)
③通“背”,违背,背叛。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鸿门宴》)
奇思妙记语:“加倍”是后起常用义。“倍”的本义是“反”,即“背向、背着”,故而又可引申出“违背”之义。
成语助记语:事半功倍 乡利倍义 倍道而行
苏武陷匈奴,不倍(通“背”,背离)节义。乡情百倍(原数基础上增加的相等数)于游子。十年间,每逢佳节,倍(更加)思亲朋。
5.本běn
①草木的根。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②草木的干、茎。摇其本以观其疏密。(《种树郭橐驼传》)
③根本。父母者,人之本也。(《屈原列传》)
④本业,指农业。强本而节用。(《荀子·天论》)
⑤底本,版本。今存其本不忍废。(《指南录后序》)
⑥原来的。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⑦本来。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孔雀东南飞》)
⑧推究,考察。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奇思妙记语:“本”是指事字,指草木的根(今有词语“根本”),引申为“基础、本原”之义;事物的“本原”不容易弄清楚,所以需要“推究”;而后“本原”之义虚化,引申出“本来、原来”之义。
成语助记语:追本溯源 舍本逐末 本性难移 变本加厉 英雄本色 无本之木
柳宗元本(本来)求宦达,而谪柳州;近自然,植木本(草木的根),反其本(根本)也;多有所得。后人将其所述辑成著作多本(量词,书册的计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秋上海教育版英语三年级上册期中试题5.doc
- 2017秋上海教育版英语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7.doc
- 2017秋上海教育版英语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6.doc
- 2017秋上海教育版英语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9.doc
- 2017秋上海教育版英语三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8.doc
- 2017秋上海教育版英语三年级上册测试题1.doc
- 2017秋上海教育版英语六年级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及答案.doc
- 2017秋上海教育版英语四年级上册复习题.doc
- 2017秋上海教育版英语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doc
- 2017秋上海教育版英语四年级上册期末复习(一).doc
- 2018福建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1练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doc
- 2018福建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0练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实用类文本阅.doc
- 2018福建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12练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doc
- 2018福建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练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实用类文本阅.doc
- 2018福建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练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doc
- 2018福建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练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doc
- 2018福建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6练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实用类文本阅.doc
- 2018福建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5练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doc
- 2018福建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8练语言文字运用+古诗文阅读.doc
- 2018福建省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9练语言文字运用+名句名篇默写+论述类文本阅读.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