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历史专题复习学案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doc
第三部分 现代世界和中国
专题十五、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一、俄国十月革命:
1、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特殊性:革命发生在资本主义相对落后的国家。
(1)客观方面,俄国具有浓厚的军事封建性,帝国主义的各种矛盾在俄国交汇,沙皇政府危机四伏,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激发了革命浪潮,沙俄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主观方面,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建立和正确领导,俄国无产阶级具有很强的革命性。
2、二月革命:
(1)时间:193月;
(2)目的: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沙皇制度
(3)性质: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4)成果:推翻了统治俄国长达三百年的罗曼诺夫王朝;
(5)复杂形势: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权)工兵代表苏维埃(监督性的)
革命超出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
3、四月提纲:19四月,列宁
(1)内容:提出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并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争取以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2)意义: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
4、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背景:“七月流血事件”结束了两个政权并存局面;表明革命的和平发展已经成为不可能;
(2)经过:1911月6日,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开始;苏维埃二大通过《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3)作用:成立以列宁为首的世界上第一个工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诞生。
5、十月革命的意义;(开辟了人类历史新纪元)
(1)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
(2)对俄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为俄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开辟了新道路
(3)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
①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上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②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实践,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局面;
③推动中国等亚洲国家民族独立运动。
要旨:
·十月革命前的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十月革命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巴黎公社与十月革命的异同
(比较两次革命的异同,一般都从背景、领导力量、过程、胜利后的措施、性质、意义几方面去找出其相同或不同之处。)
异:巴黎公社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指导;十月革命是在以列宁为领导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巴黎公社没有取得农民的广泛支持,无产阶级孤军奋战;十月革命过程中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革命同盟军——农民;胜利后的措施不同;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同:都是以大规模战争失败为背景(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是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革命斗争
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①外: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②内:国内反动势力的反扑
(2)目的:为了战胜国内外敌人,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取得战争胜利),巩固苏维埃政权,(实现到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
(3)内容:
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实质:农民将粮食无偿地交给国家)——核心内容;(作用: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但它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缓解了城市的饥荒,保证对前线红军的粮食供应。)
②工业: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
④分配制度:实行配给制;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等
(4)性质: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色。
(5)结果:保障了军备供应,战胜了敌人;巩固了政权
(6)评价: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在军事上起到了战胜敌人的保障作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又是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道路过渡的一种尝试,(该政策使农民负担过重,而且不符合客观规律,它挫伤了农民的利益,造成了工农联盟濒于瓦解,也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最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并不是苏俄当时的理想政策,也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2、新经济政策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1)经济危机:①经过七年的国际、国内战争,苏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
2)政治危机:经济困难造成严重的政治危机:
①广大农民开始对余粮收集制不满,许多地区发生农民暴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1年香薰服务合同.docx
- 《Python与数据分析应用》课件——第10章 数据分析工具Pandas.pptx VIP
- 战争狂人希特勒简介.ppt
- 家庭教育指导师试题库.doc
- -司法鉴定人执业能力评估业务理论知识考试题库(司法鉴定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病房急产应急预案演练脚本.docx VIP
- 生产项目准入及预算标准第六册主网修理项目准入及预算标准(预算分册).docx
- 2025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
- 电子商务文案创意与撰写:直播脚本编写PPT教学课件.pptx
- (高清版)-B-T 30146-2023 安全与韧性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