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二上古代文学笔记
第一章 宋初文学
第一节 宋初的散文和复古思潮
1.王禹偁等人的散文; 柳开、穆修等人的复古思想
2.宋初在散文创作上成就较高的作家是王禹偁。首先,王禹偁信从儒家政治理想,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命运;其次,王禹偁不满于晚唐五代的浮糜文风
3.宋初在文学理论上鲜明地提出复古主张的,首推柳开。把道统和文统合为一谈这种理论在宋初本应起到矫正五代浮华文风的作用,可是柳开过于强调道的重要性而忽视文采,而他所说的“道”又仅仅是指“圣贤之道”,因而容易使文学沦为道统的附庸
第二节 宋初白体诗人和王禹偁
1. 宋初的馆阁唱和之风和白体诗风的流行 ,王禹偁诗中的新气息
2.“白体”诗人,是宋初效法白居易作诗的一批诗人,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等人。他们主要模仿白居易的闲适
诗、“元和体”以及其浅易流畅的诗风,却忽视了白居易讽谕现实的精神,多应酬唱和、流连光景之作,风格浅切闲雅, 流易有余而深警不足
第三节 宋初的晚唐体诗人
1.“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2. 惠崇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的中间二联表现其镂句鉥字的苦心孤诣
3.“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其中林逋最为有名
4. 林逋诗的主要内容是吟咏湖山胜景和抒写隐居不仕、孤芳自赏的心情。林逋的咏梅诗十分著名,“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过篱落忽横枝”
第四节 西昆体的盛衰
1.西昆体,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西昆酬唱集》共收录了17位诗人的247首诗。西昆体诗人的人数虽然不少,但成就较高的只有杨亿、刘筠、钱惟演三人。西昆体以华丽典雅的作风取代了白体、晚唐体的冲淡瘦硬,使宋初以来的诗风发生了显著变化而风靡一时,同时它的雕琢浮艳与模仿痕迹过重,也受到一些有识之士的抨击
2.杨亿:一是怀古咏史;二是咏物;三是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
3.艺术特征:西昆诗人学习李商隐的艺术有得有失,其得益之处为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饰、
典丽的艺术特征
4.西昆体缺点:由于西昆体诗人专门模仿李商隐诗的艺术外貌,而缺乏李诗蕴涵的真挚情感和深沉感慨,所以往
往徒得其华丽的外表而缺乏内在的气韵,就像泥塑木雕的美人总是少有神采一样
5.西昆体衰歇两个原因:一是诗歌题材范围狭窄,缺乏时代气息;二是诗歌艺术立足于模仿,缺乏自立精神
第二章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 与柳永同时的词人有范仲淹、张先、晏殊和欧阳修等
◆ 晏殊词闲雅而有情思 欧阳修词因循中求变
第一节 对五代词风的因革
1.词体进入晚唐五代以后,经文士的改造与加工而渐趋成熟;又经“花间鼻祖” 温庭筠的创造和南唐词人冯延巳、李煜的强化,进一步确立了以小令为主的文本体式和以柔情为主的题材取向、以柔软婉丽为美的审美规范。晏殊、欧阳修的词作,主要继承的就是五代这种词风,但他们在继承中又有革新求变的一面
2.晏殊的《珠玉词》,绝大部分作品的内容是抒写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和离愁别恨。其词的情感基调是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中时而透露出自我解脱的气度;语言也一洗五代“花间”词的脂粉气和浓艳色彩,而变得清丽淡雅,温润秀洁。晏殊词“情中有思”,即浓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
3.欧阳修对词的革新:⑴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词所开辟的方向,进一步用词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
⑵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开拓,与柳永词相互呼应
4.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和用词来表现自我情怀的创作方式对后来的苏轼有着直接的影响
5.欧阳修词朝通俗化方向开拓的另一表现是,他借鉴和吸取了民歌的“定格联章”等表现手法在宋代词史上,
欧阳修是主动向民歌学习的第一人
第二节 开拓词境的尝试
1.张先,是北宋年寿最高的词人。长于表现歌舞音乐艺术的精妙,是张先词的显著特色。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独具匠心。因善写“影”而得“张三影”的美名:“尚书郎张先善著词,有云: ‘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堕轻絮无影’
2.张先词从两个方面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一是大量用词来赠别酬唱,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 二是率先用题序,
将日常生活引入词中。张先词被人视为“古今一大转移”
3.王安石表现个体人生的感受开始转向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反思,使词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
第三节 柳永词的新变
1.柳永,初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柳永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齐头并进
2.在两宋词坛上,柳永是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3.柳永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