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件(共19张PPT).ppt

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件(共19张PPT).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新课标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课件(共19张PPT)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习近平在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2、通过孙中山思想的转变,学习革命先驱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结合的爱国精神,和为中华之崛起而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孙中山(1866-1925)名文,字逸仙,以“中山”名世。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少年时代特别爱听太平天国的故事,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并自命洪秀全第二。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杰出代表,终身为反清及捍卫民主共和而奔走呼号。 出生农家,读过私塾,切身体会民生疾苦。 赴檀香山求学,对基督教向往,不信当地宗教,被送回家乡。 在香港成为基督徒,于香港西医书院学习,结识革命战友。 在广州行医期间,与好友批评国事,畅谈革命,被当地人并称“四大寇”。 孙中山全家福 人物扫描 孙中山与其三位畅谈革命的友人,清末时被称为四大寇。 思考1:归纳总结这次转变的原因 民族危机的刺激 受西方式教育 国外生活求学经历 但此时他还不是个革命者,而是一个改良主义者。受时代和所受教育的影响,他把挽救危亡的希望寄托在清政府身上。 思考2:你怎样看待孙中山对职业选择的认识? 孙弃医从政,充分体现了个人职业选择以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为重。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个人价值才能更好的实现。 2、思想转变 原因: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 认识:推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 3、建立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革命组织 时间 地点 革命宗旨 革命纲领 兴中会 1894年 檀香山 振兴中华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他开始走上了民主革命的道路。 从“改革”到“革命” 对孙中山先生的认识:以改变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 4、筹备广州起义 武装起义 时间 领导人 准备工作 结果 广州起义 1895年 孙中山 陆皓东 陆皓东牺牲 起义失败 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 筹款、联络会党和军队 5、流亡国外 原因: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受到清政府的通缉,被香港当局驱逐出境。 革命准备:先后在日英美等国考察社会 实际,发展革命组织,为 继续革命作准备。 孙中山断发改装 6、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原因:《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益高涨。 革命者 著作 革命思想 章炳麟 邹容 陈天华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革命军》 《猛回头》《警示钟》 号召人民起来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7、其他资产阶级革命组织 ——华兴会、光复会 8、建立革命政党——同盟会 革命政党 目的 时间 地点 政治纲领 机关报 性质 意义 同盟会 1905、8 日本 东京 《民报》 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为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使全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目标,大大推动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9、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的内涵剖析(与同盟会纲领的关系) 指导思想 对应的同 盟会纲领 思想内涵 地位 影响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平分土地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 实现土地国有,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前提 核心 发展补充 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如何评价孙中山?评价依据 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之前 ——为中国出路尝试各种实践的孙中山 1、《上李鸿章书》后:由改革到革命的思想转变; 2、1894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3、1895年:第一个组织筹划反清武装起义; 4、1905年: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5、提出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第一个全面分析中国的社会情况。 1925年3月12日,一代伟人孙中山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图为孙中山先生遗容。 三大时段 凸显孙中山光辉伟大的一生 第1阶段 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之前 第2阶段 1911年武昌起义--1919年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开始 第3阶段 1919年五四运动--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孙先生的伟大一生如何体现! 1866年—1925年3、12日 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材料一:近30年的革命生涯,11次举行武装起义,3次建立革命政权;一生奔走,倡导民主,反对独裁,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 材料二:从“医人”到“医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