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
岗子中学导学方案 年 月
年级科目 初一历史 课题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编号 004 主备人 李永春 修订人 梁淑娟 班级 姓名 学 习
目 标 ⒈知识识记:了解唐朝对外交往,日本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⒉能力培养:通过了解唐对外友好往来,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认同情感。 学习重难点 解唐朝对外交往,日本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学生自主学习方案 课堂同步导案 一、课前预习
1. 唐朝时,中日交往频繁。日本10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访问、学习。其中著名的有空海(平假名)、阿倍仲麻吕(晁衡)、吉备真备(片假名)。
2. 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应日本佛教界邀请,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为中日两国的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留下了唐招提寺和干漆坐像,被定为日本的国宝。
3. 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唐朝贞观年间,玄奘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佛经。回国后,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
二、合作探究、展示
1、唐朝时先后13次派遣唐使到中国的国家是A.朝鲜 B.日本 C.大食 D.波斯“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秦王”是谁吗 【 B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李渊 D.唐太宗
3、 唐朝有一位日本C 】
A.空海B.吉备真备 C.阿倍仲麻吕 D.鉴真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的法名是D】
A.空海?B.阿倍仲麻吕C.吉备真备D.鉴真下列唐朝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史事,发生在唐玄宗时期的是B】
A.日本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B.鉴真东渡C.玄奘西游D.唐朝人到印度学习熬糖技术
A】
A.不畏艰难的可贵精神B.具有高深的佛教学识C.促进中外文化交流D.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
三、课堂检测
1. 阅读:唐朝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唐朝实行开放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答: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具有先进的政治制度、安定的社会环境、繁荣的经济、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当时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对周边国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 阅读:唐朝开放政策的表现有哪些?
答:选官制度开放、民族政策开放、对外交往开放、文学艺术开放。
3. 请举出唐朝时对外交往中有代表性的事件(不少于三件)。
答:①日本遣唐使来华(唐朝时,日本官方十多次派使节到唐朝访问,其代表人物有空海、阿倍仲麻吕和吉备真备);
②鉴真东渡日本(唐玄宗时,高僧鉴真应日本佛教界邀请,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为中日两国的交流做出突出贡献,留下了唐招提寺和干漆坐像,被定为日本的国宝);
③玄奘西行天竺(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天竺。唐朝时僧人玄奘从长安出发,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佛经,他和他的弟子还把旅途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④天竺熬糖法传入中国(唐太宗时)。
4. (1)请你说出图中两位历史人物是谁?
答:左图是鉴真,右图是玄奘。
(2)这两位历史人物都在某些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请你说说哪些是他们共同的贡献?
答:都弘扬、传播了佛教文化,都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3)他们具有的哪些优秀品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答:有远大的理想,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四、拓展延伸
⒈玄奘为什么西行?结合“玄奘西行”图,说说西行的经过。
感到佛教经义众说纷纭,难得定论,决心往西方天竺——佛教的发源地求取真经。
⒉玄奘的重大贡献有哪些?
携带657部佛学经典返回长安,后居长安慈恩司专心译经、讲学。又将其所见所闻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
⒊玄奘的哪些精神值得你学习?
为求学问取真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好学不倦等等
⒋讨论:《西游记》中有关唐僧的描绘与你所了解的玄奘有什么不同?
《西游记》中唐僧取经所经历的种种磨难与玄奘西行所遭遇的艰险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不同的是,小说中唐僧取经的路上还收留了三个神通广大的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并有白龙马相伴,遇到困难又有各路神仙相助,化险为夷。而历史上玄奘西行天竺是独自一人骑着一匹瘦马走出玉门关,哪热风如火、寒风如刀的茫茫沙漠几乎使他丧生。另外,玄奘西行往返所亲历的110国与传闻的28国的情况都记录在《大唐西域记》一书中,这部书内容丰富生动,准确可靠,和《西游记》中唐僧取经的经历相比毫不逊色。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与历史现实之间是有差别的。
五、教学反思(学习收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