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四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8 木兰诗
《木兰诗》第二课时说课稿
刘亚琴
?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
《木兰诗》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的一首乐府民歌。本单元的文章以爱祖国为主题,选编了五篇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从各个角度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一样的情感,不一样的表达,但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其中《木兰诗》是初中语文课本中第一首长篇叙事诗,阅读学习这篇文章,为今后赏析[来源:学科网ZXXK]
古代叙事诗打下坚实基础。本文记叙了木兰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塑造了一个勤劳善良又坚强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祖国,不慕高官厚禄热爱和平生活的人物形象。?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了上册以及本册第一单元古诗文的学习,同时,又通过第一课时的自主预习,已能读准字音,疏通大意,文言词汇得到积累和丰富。因此,这一课时要加强文章的诵读,以培养语感,感受人物形象,品味精彩语言。? 同时,作为一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尤其是针对当前普遍在的青少年责任感缺失的现象,通过木兰为家分忧、为国担责的事迹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
综合以上特点,我给本课设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古诗内容,领会古诗情致品味曲折情节,深刻感受意蕴
过程与方法目标:深情朗读课文,感受诗歌情韵??赏析精彩语言,认识木兰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品读人物形象,领会爱国之情,增强责任意识
三维目标层层深入,互相渗透,三维一体,以知识为载体,以过程与方法为桥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穿始终.?[来源:学。科。网]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人物形象,领会爱国之情
?难点:赏析精彩语言,感受古诗意蕴
新课标指出:“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爱国、爱家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我把“理解人物形象,领会爱国之情,增强担当意
识”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新课标又指出:“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本诗语言优美,全得力于综合运用多种修辞,其中互文、顶针这些修辞手法不为学所熟悉,所以,我把“赏析精彩语言,感受古诗意蕴”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
?朗读教学法、讨论点拨法、品读鉴赏法、迁移拓展法 [来源:学科网]
教法是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的,教师通过指导朗读营造良好的氛围,
通过品读鉴赏突出重点,通过讨论点拨突破难点,最后通过迁移拓展,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达到学以致用。
三、说学法
? 朗读法、圈点勾画法、合作探究法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与学有机结合才是鲜活的课堂。学生通过朗读与文本交流通过圈点勾画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通过合作探究提升研读水平。本堂课所选择的学法,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继续学习和终生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四、?说教学过程
? 基于以上考虑,我用以下五个教学环节来达成教学目标。
?1、创设情与景,营造氛围美 ?
展示木兰图片,播放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片段,出示问题:
? 同学们,这位理直气壮今天让我们一起认识这位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花木兰。?(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快速进入文本,使学生对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有一个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入新课水到渠成。)
?2、诵读木兰诗,感受音韵美(10分钟)
出示问题:请同学们分段朗读课文,仔细揣摩每段所表现的人物情感,应该读出怎样的
语气语调。[来源:学科网]
学生分组讨论、朗读,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教师范读前两段 拉近学生的距离,也为本诗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感情基调后面几段由学生自已分析、体会、大声朗读,并积极展示,力求体现诗歌的音韵美,?(大家都知道,朗读是走进诗歌世界的捷径。只有细心品读,
反复吟诵,我们才能领会诗歌创设的意境,体味诗中包含的情感,理解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
)
?3、认识诗中人,品味形象美(15分钟)
? 让学生用“我从??中看出木兰是一个?的人”的句式,品味木兰的形象美。
(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本诗情节曲折、意蕴深远。值得品味。)?本环节,教师先为学生提供一个范例,引导学生赏析一处语言,如:我从“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中看出木兰是个勇敢、孝顺的人。既为学生提供了方法依据,也大大降低了学生品析的难度。? 学生接下来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细心品味,深刻领诗中人物形象美。教师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性的基础上,在巡视中用富有指导性的话语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适当加以点拨,给予学习上的信心。
要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仁爱版八年级英语下册课件:Unit5 Feeling Excited Topic 3(共16张PPT).pptx
-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内蒙古赤峰二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doc
- 内蒙古赤峰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3月)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Word版,).docx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仁爱版七年级英语下册课件:Unit 5 Our School Life Topic 2 Section C(共22张PPT).ppt
- 内蒙古赤峰市第九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docx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八年级下册美术课件:同类色与邻近色(共22张PPT).ppt
-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蒙古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docx
-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蒙古族中学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3周测题.doc
-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蒙古族中学人教新课标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1周测题.doc
- 吉林省扶余市长春岭镇第一中学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第1课《邓稼先》 (共16张PPT).pptx
- 吉林省吉林市第十六中学2018届人教版英语九年级中考复习试题精选十四.doc
-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四中学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24.1.2垂直于弦的直径.ppt
-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单元综合训练英语试题.doc
-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周测英语试题(无答案).docx
-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学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1 爱护水资源 教案.doc
- 吉林省汪清县第三中学校2018届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英语试题.docx
-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学校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阶段测试三英语试题(无答案).doc
-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第四中学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课件:24.1圆周角.ppt
- 吉林省长春净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培元学校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4.2 水的净化 教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