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6_2017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VIP

北京市东城区2016_2017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东城区2016_2017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长100分钟。 第一部分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以下农作物,最早由中国培植的是 A. 玉米 B. 水稻 C. 马铃薯 D. 番茄 2. 如图所示的古代农业灌溉工具出现于 A. 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曹魏时期 D. 隋唐时期 3. 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的水利工程是 A. 郑国渠 B. 都江堰 C. 白渠 D. 芍陂 4. 下列各项反映春秋战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是 ①“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②“相地而衰征” ③“除井田,民得买卖(土地)” ④“初税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5.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我国开始以煤为冶铁的燃料,始于 A. 商朝 B. 汉朝 C. 北宋 D. 元朝 6. “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杜甫此诗赞扬的是 A. 白瓷 B. 青瓷 C. 青花瓷 D. 彩瓷 7. 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 商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 8. 明代后期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是 A. 丝绸 B. 麻布 C. 棉布 D. 毛呢 9. 与唐朝相比,宋朝城市商业活动发生的变化是 A. 对经商区域的限制被打破 B. 私商开始成为商人的主体 C. 出现了按地域集结的商帮 D. 政府加强对商业活动的监管 10. 史载:秦汉至隋唐,“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这表明中国古代商业 A. 长期停滞不前 B. 虽受官府压抑但仍有发展 C. 一直非常发达 D. 基本不受政府政策的影响 11. 下图是某同学的历史笔记,其内容所对应的历史时期是 A. 秦汉时期 B. 隋唐时期 C. 宋元时期 D. 明清时期 12. 明清统治者推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其主要影响有 ①保护了民族工业发展 ②失去了开拓海外市场的契机 ③避免了西方殖民侵略 ④妨碍中国与世界的正常往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3.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是 A.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C. 商业活动开始出现 D. 资本主义市场繁荣 14.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A. 江南制造总局 B. 开平煤矿 C. 上海发昌机器厂 D. 轮船招商局 15.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起的条件有 ①政府的提倡与鼓励 ②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④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6. 甲午战争后,国内出现了兴办近代民族工业的热潮。其直接原因是 A. 西方科技的传播 B. 重商思潮的影响 C.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 改良思想的推动 17. 如图所示的广告中有“真正国货”“请国民每年挽回四千五百余万之权利”等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 A. 洋务运动兴起 B. 实业救国热潮 C. 工人阶级诞生 D. 近代企业出现 18. 1877年,清朝官员丁日昌主持架设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条电报线。该电报线架设在 A. 南京 B. 台湾 C. 上海 D. 天津 19. 戊戌变法时,社会上流传的一首打油诗说:“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莲钩六寸长。”该诗主要反映的社会现象包括 ①服饰改革 ②礼仪的革新 ③不缠足运动 ④婚姻风俗的变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20. 近代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 唐胥铁路 B. 京汉铁路 C. 京张铁路 D. 淞沪铁路 21. 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近代新的社会场景是 A. 社会巨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B. 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C. 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 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22.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电影是 A. 《定军山》 B. 《歌女红牡丹》 C. 《难夫难妻》 D. 《风云儿女》 23. 20世纪50年代初,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