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无锡市普通高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无锡市普通高中2017年秋学期期终教学质量抽测建议卷
高一语文
2018.01
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共16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所有答案按题号全部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区域内,答在其它区域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①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 ▲ 的作品来的。
②传统文化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及至 ▲ ,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③宋词是由唐诗发展而来的 ▲ 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兼有文学和音乐两方面的特点。宋词的流派众多,佳作层出不穷。
A.品味 物换星移 别出心裁 B.品位 物换星移 别出心裁
C.品味 时过境迁 别树一帜 D.品位 时过境迁 别树一帜
2.下列诗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卷起千堆雪 B.举酒欲饮无管弦 C.纵一苇之所如 D.千树万树梨花开
3.下列对联中涉及的我国传统节日依次是( )(3分)
①岁通盛世家家富,人遇年华个个欢 ②冒雨先寻菊,迎晴便插萸
③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 ④天上冰轮满,人间彩灯明
A.中秋节 清明节 重阳节 春节 B.春节 清明节 端午节 元宵节
C.春节 重阳节 端午节 元宵节 D.中秋节 端午节 重阳节 春节
4.对柏桦《家居》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家居
柏桦
三日细雨,二日晴朗
门前停云寂寞
院里飘满微凉
秋深了
家居的日子又临了
祖父的像挂在壁上
帘子很旧,但干干净净
屋里屋外都已打扫
几把竹椅还摆在老地方
仿佛去年回家时的模样
父亲,家居的日子多快乐
再让我遨二三知己
酒约黄昏
纳着晚凉
闲话好时光
A.从全诗看,诗人的家在乡间,这首诗写了诗人离开家乡一年后回到乡间居住的一段日子的生活和心境。
B.诗歌第一节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用“寂寞”“微凉”等词表达了诗人不敢回家的悲凉心境。
C.诗歌第二节直接写回家后的所见。“古朴”两字,既是对自己???家的描绘,也打通了诗人笔下的故里与中国农耕社会的田园和家庭在时空上的阻隔。
D.诗歌第三节写出家居的恬淡,用一个“闲”字串起家居所有温馨的日子,寄至味于淡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尽显无遗。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这个社会要有一个从群众里走出去的孤独者,他才会比较有思考性, ▲ ,在群众里面,我们会很安全;跟大多数人一样,就不会被发现。
①因为他走出去,可以回看群众的状态
②我自己也是一样,当我在群众中,我根本没有办法思考
③就像大陆朋友所说,“不要做前面几个,也不要做后面几个”
④所以孤独是思考的开始,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让自己孤独
⑤如果他在群众当中,便没办法自觉
A.①⑤②④③ B.⑤②④③① C.①②⑤④③ D.②⑤④③①
6.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古代把农历每个月的第一天称晦,每月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月末最后一天叫朔。
B.词兴起于唐,盛行于宋,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其段数、句数、韵律均有各自不同的规格。
C.林黛玉进贾府时看到王夫人正房中的靠背引枕、坐褥等均是“半旧”的,表明贾府的荣华富贵由来已久。
D.《边城》创造了典型的湘西自然风景和社会风俗,作品描绘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营造了一个寄托内心向往的理想空间。
二、文言文阅读(24分)
(一)课内文言文(9分)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
(节选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箕踞而遨
A.侣鱼虾而友麋鹿 B.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C.吾从而师之 D.贏得仓皇北顾
8.下列句子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句是( )(3分)
例: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C.居庙堂之髙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苏省南通市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3月形成性练习(月考)语文试卷.doc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3月形成性练习(月考)语文试卷.doc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2017届九年级3月形成性练习(月考)语文试卷.doc
- 江苏省南通市年高考政治全真模拟试题(三) Word版含答案.doc
-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化学全真模拟试卷(二) Word版含解析.doc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届九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doc
-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届九年级数学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苏科版.doc
- 江苏省南通市育贤双语学校—第一学期末试题九年级数学试卷及答案.doc
- 江苏省句容市九年级化学寒假作业 沪教版.docx
文档评论(0)